篇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2.河流侵蝕地貌和河流堆積地貌。
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分析法、討論法。
2.探究與活動,理解溝谷和河谷的演變關系。
3.利用景觀圖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理解事物是發展的,發展既有內部條件,也有外部條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河流的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
2.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教學難點
河流侵蝕的不同類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以山嶽地貌為例,學習了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壹種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壹起來學習--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板書)。
[教師精講]
師: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們在自然界中所見到的最常見的地貌種類之壹。請看下面兩幅圖片。
(出示圖片“三峽地貌”“崇明島”)
師:以上兩幅圖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們的成因相同嗎?
生:成因不同。三峽是長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蝕地貌;崇明島是長江攜帶的泥沙在河口堆積而成,是河流的堆積地貌。
師:分析得很正確!這兩種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結果,只不過它們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形成的地貌,讓我們首先來認識河流侵蝕地貌。
(板書)(壹)河流侵蝕地貌
師: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並帶走地表的物質,形成侵蝕地貌。河流的侵蝕主要有三種類型,由於它們對地表的侵蝕方向不同,因而對河谷形態的影響也不同。這三種類型是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
(播放錄像“虎跳峽”或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壹定為虎跳峽洶湧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從高處奔流跌落而下,對河谷的巖石有著強烈的沖刷作用。請同學們討論壹下,這種侵蝕的最終結果會使河谷怎樣發展?這是三種類型中的哪壹種?
生:(討論後回答)強大的流水作用會侵蝕巖石,使巖石向著河流的上遊方向逐漸消退,這是溯源侵蝕。
師:非常好。這種侵蝕會使河谷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從而使河流向上遊方向發育。請大家再看虎跳峽的橫剖面圖,像英語字母中的哪個字母?
生:“V”字形
師:對!虎跳峽處於長江的上遊,在長江的發育過程中處於較晚的時期,也就是河流發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積較小。
(出示圖片“長江三峽”)
李白的詩《朝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這首詩描寫了三峽壯麗的景色,江如奔馬,舟若飛箭。請大家思考:三峽的橫斷面像英語字母中的哪個呢?這種侵蝕是三種類型中的哪壹類呢?
生:三峽橫斷面呈“U”形,屬於“下蝕”.
師:很好!三峽的成因是地殼運動導致構造裂隙,水流順構造裂隙強烈侵蝕、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縱深方向發展。
材料:荊江是長江自中國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嶽陽縣城陵磯段的別稱。全長420千米,而直線距離僅約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腸”之稱。每逢汛期,從上遊洶湧而至的洪水在這裏左沖右突,兩岸堤防險象環生。據史載,新中國成立以前的450年間,荊州江河堤防潰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壹次。
師:人們常說“萬裏長江,險在荊江”,請同學們看圖片和材料思考討論,為什麽說荊江河段險呢?
生:(討論後回答)因為荊江河段特別彎曲,所以水流不暢,容易潰堤。
師:說得很好。那麽請同學們思考:荊江河段的河流侵蝕屬於哪壹種類型呢?它又會產生怎樣的河流侵蝕地貌呢?
生:屬於側蝕。它使谷底展寬,谷坡後退,河流向橫向發展。
師:不錯。我們已經了解了河流的三種侵蝕方向及其對河谷地貌的影響,那麽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呢?即陸地上本沒有河流,那麽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閱讀課文並思考討論。
(出示圖片“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面貌”)
師:黃土高原上有著這麽多的溝谷,為什麽它們卻沒有形成河谷呢?溝谷和河谷的區別究竟在哪裏呢?
生:河谷是由溝谷發育而來的。溝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蝕和溯源侵蝕作用很強,從而使溝谷不斷加深和延長。當溝谷深及地下含水層時,地下水開始匯入溝谷。如果溝谷獲得了穩定的地下水補給,溝谷就逐漸演變成了河谷。
師:很好!發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積比較小,橫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後,河流的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請看下圖並思考討論:圖中A、B兩點哪裏更適於建河運碼頭,說明理由。
生:B點。A點是凸岸,水流緩慢,泥沙堆積;B點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蝕作用強烈,因此水深較深,適合做碼頭。
師:分析得很好!請讀教材圖4.17,這種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不停地進行,河谷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生:出現連續的河灣。河灣不斷向兩側擴展,最終將河谷展寬,並在河谷內堆積大量泥沙。
師:對!這個時候,河谷的發育就進入了成熟期。同學們看c圖,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態有何特點?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較寬,橫剖面呈槽形。
師:不錯。我們了解了河谷的形成過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態,下面我們來看壹個實例,看看大家對剛才學的內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動)
(學生閱讀材料,教師出示張家界有關圖片)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張家界的澧水源頭、婁水上遊、茅巖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蝕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峽谷,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強烈,來不及將河流拓寬,從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窄成線形,河流兩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間灘多水急。
師:從張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過程可以知道,雖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結果,但張家界特殊而秀險的河谷地貌也離不開地殼的擡升作用。
(活動探究)
課後讓學生自己到網上尋找壹些冰川、風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觀圖片,試著描述它們的特點並推測其形成過程。
課後習題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
篇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流水侵蝕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了解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掌握沖積平原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形成過程。
2.過程與方法
(1)根據資料,能夠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蝕作用的差異。
(2)閱讀河流堆積地貌示意圖,能夠分析沖積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
教學難點
1.流水侵蝕地貌的形成原理。
2.河流演變過程中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分析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洪(沖)積扇與三角洲的形成過程和區別。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設計
風水學在中國文化中是壹門源遠流長的學問。其目的是教導民眾,在山河大地之間,挑選壹處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並利用此環境,積極奮鬥,努力不懈,進而使長居此地的人們健康、平安又興旺成功。雖然經過時間演化,有迷信成分,但裏面卻包含著中國古代樸素地理學的思想。
比如,殷商時代的居住風水──“攻位於汭”(汭:河水內灣環抱處,為凸岸)就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也體現了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
壹、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
(壹)河流侵蝕地
1.溯源侵蝕及其形成地貌
學生活動:識別圖中所顯示的河流的侵蝕方式並說出判斷依據。
教師活動:結合圖片講解溯源侵蝕。甲河源頭處受到流水侵蝕的作用,基巖坍塌,河流的長度被延長。經過長期發展,甲河的源頭不斷向乙河處移動,最後與之溝通。可見,通過溯源侵蝕作用,河流向源頭部分延伸,河谷加長。
承轉:那麽,圖中顯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態還有什麽變化呢?圖中甲河谷不但變長了,還變寬了、變深了!引導學生分析導致這種變化的外力作用是什麽?
2.下蝕、側蝕及其形成地貌
師生***同總結河流侵蝕地貌的類型及其侵蝕方式,同時結合幻燈片讓學生認識“V形谷”
過渡: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壹天形成的。每壹條河流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將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材圖4.17“河谷的演變”,回答問題:
①描述圖中所示的河谷的演變過程。
②若我們觀察同壹條河,a、b、c三種河谷形態可能出現在什麽河段?
教師結合圖片講解河谷的演變過程,指出三種河谷形態所在的河段。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承轉:從圖上看,原本比較平直的河谷逐漸變得彎曲,學者們稱之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過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彎曲之美(課件圖片)。
從河岸角度來看,每個彎曲的河岸都可以分為凸和凹兩種形態。請同學們在教材插圖4.17中的b圖上找出兩種河岸,若妳有疑問請參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態。
3.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那麽,凸岸和凹岸處的主導外力作用是什麽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沈積物的不斷積累,而凹岸是物質逐漸減少的結果。結合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的定義,我們可以推斷:凸岸表現為流水的堆積作用,屬於堆積地貌;凹岸表現為流水的侵蝕作用,屬於侵蝕地貌。古代人曾有詩描述到這兩種河岸的差異。
學生活動:
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實景圖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閱讀古詩,找出詩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據詩歌推斷兩種河岸形態對人類活動的不同影響,並說明理由。
承轉:如果有壹平直河道,因為地轉偏向力導致河水流速有所差異,進而導致了河流的彎曲,那麽這條河道的形態將怎麽繼續發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積地貌
1.河漫灘平原
學生活動:推測圖中河道形態的演變趨勢。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河道形態的演變過程,自然得出河漫灘平原的成因,最後總結河漫灘平原的形成。
承轉:河漫灘平原是河流沖積平原的壹類型,河流的堆積地貌還有其他的類型。
2.洪積──沖積平原
學生活動:根據課前預習成果,找出圖中沖積扇的位置,並說明理由。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采玉地點的地貌類型,指導學生分析沖積扇不同部位的顆粒大小。同時,教師要借助課件展示沖積扇的實景圖和素描圖,引導學生觀察其形態特征。
承轉:河流出山口形成了沖積扇,進而可能擴大為洪積──沖積平原,那麽有些河流是註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會形成什麽樣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閱讀教材案例3,在幻燈片上指出黃河三角洲的位置,從而引領學生建立三角洲的實景概念。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根據教材描述總結三角洲的形成條件。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時對學生的總結加以整理、規範,進而形成簡練的語言。
師生***同總結河流堆積地貌的類型
承轉:學完河流地貌的知識,同學們能否解釋本節課之初提出的問題呢?
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說出墓葬區選址的科學原理與現代城市風水中“反弓水”的荒謬之處。同時,教師也要進行解釋,風水之目的是尋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學原理,摒棄其中迷信成分。
承轉:從上例我們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有很大的影響。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總結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具體影響。
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教師引導學生提取信息,完成課件上所提出的的問題。
(壹)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於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產、生活用水;同時,靠近河流方便對外聯系和運輸。農業社會,社會的發展主要依靠種植業,河流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於耕作,可為聚落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
(二)河流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河流地貌中的堆積地貌對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積作用顯著的地區地形較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區:聚落壹般沿河流成線狀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帶來洪澇災害,平原上的聚落還要考慮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脅。
山區河谷中,聚落壹般分布在沖積平原向山坡過渡的地帶。這樣,既能避開洪水的威脅,還能充分利用河流的優勢條件。
板書
4.3河流地貌的發育
壹、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
(壹)河流侵蝕地貌
1.河谷向源頭方向延長溯源侵蝕
2.“V”型谷下蝕
3.“U”型谷側蝕
(二)河流堆積地貌
1.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遊
2.沖(洪)積扇:河流出山口
3.三角洲:河口
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壹)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二)河流對聚落分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