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整理古代詩句中涉及月亮、水、酒的句子,分析其文化內涵
No.1 壹、漢魏詩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2、 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壹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二、唐宋詩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裏鬥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壹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裏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No.2 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裏有壹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國古代關於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詩歌 ●夜光何德,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麽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麽,而撫育壹個兔兒在懷裏?)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壹百五十夜對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如鉤?(辛棄疾《木蘭花慢》) 五、賞月佳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北鬥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壹雁,月中帶影壹雙飛。 ●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滿地花陰風弄影;壹亭山色月窺人。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 六、月亮的美稱與雅號 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No.3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壹次.名為“追月”。 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蔔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余》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壹,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鬥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壹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食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壹院內向東放壹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壹張八仙桌,上置壹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幹塊,每人象征性地嘗壹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壹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壹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蕭,壹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壹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遊、歡會,稱為“趕坪節”。第壹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後圍坐飲酒,品嘗狗肉湯鍋、豬肉幹巴、腌蛋和幹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壹“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江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中秋與月餅 中秋吃月餅。最先見於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未見有月餅。月餅作為壹種食品的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系在壹起,始見於南宋的《武林舊事》。明代以來,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更多了。《宛署雜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們都制作面餅互相贈送,: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場店鋪裏賣的月餅,多用果類作餡子,巧名異狀,有的月餅壹個要值數百錢。《熙朝樂事》裏也說,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民間以月餅作為禮品互相贈送,取團圓之義。這壹天晚上,家家舉行賞月助家宴,或者帶上裝月餅的食盒和酒壺到湖邊去通宵遊賞。在西湖蘇堤上,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同白天沒有兩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賞月的盛況。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制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工藝越來越講究。鹹、甜、葷、素各俱異味;光面、花邊,各有特色。明末彭蘊章在《幽州土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壹雙瞻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這說明心靈手巧的廚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的優美傳說,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形象再現於月餅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也有“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婚兔之形”的記述。足見古代月餅從內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齊放了。 No.4 中秋節是中國人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這種貢獻不僅僅在於吃月餅、賞月、團圓,還在於構成了壹種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月亮文化學。 壹般來說,關於月亮的學問,涉及到月球學和月亮學兩大部分。月球學的重點是研究月球的成分、結構、運動(包括月震)、月貌,以及月球的形成過程。月亮學的重點則是研究月亮與地球的關系,特別是月亮對地球生物和人類文化的作用與影響。 具體來說,月亮學可以分為月亮地貌學、月亮生物學、月亮文化學。 所謂月亮地貌學,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對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氣象氣候)的影響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此外還有地殼潮汐現象、大氣潮汐現象等等。 所謂月亮生物學,主要研究月亮對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響,其中突出的現象是許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顯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應(包括潮汐現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別是近海生物對潮汐非常敏感,人類婦女的月經周期(尚需要進壹步的證明),某些鳥類根據月亮進行導航。 所謂月亮文化學,主要研究人類文化與月亮的關系。這是壹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而且涉及到人類文化生活的諸多方面。 1 、月亮的存在,應當被看成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特殊眷戀。這是因為,地球這樣大的行星有月球這樣大的衛星,在太陽系裏是絕無僅有的情況,在銀河系裏可能也是非常罕見的。更巧合的是,從地球上看,月亮的視角與太陽的視角幾乎完全相等,即月亮與太陽壹樣大,而且月亮、太陽和地球基本上都在壹個運動平面上,因此才會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圓缺的周期變化。有鑒於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月亮的這種存在,乃是促進人類大腦思維發展的壹個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人類的智慧啟蒙,壹半來自月亮。中秋佳節,這應當成為中秋賞月問月的重要內容之壹。 2 、月亮圍繞地球的周期運動,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變化,直接促進了人類歷法的形成和應用,以及相應的星宿文化(參閱《神秘的星宿文化與遊戲》壹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根據月亮運動和周期變化制定的歷法稱之為陰歷(月亮在中國陰陽文化中代表陰),根據太陽周期運動制定的歷法稱之為陽歷(太陽在中國陰陽文化中代表陽),綜合陰歷、陽歷的歷法稱之為陰陽合歷,我國的農歷即陰陽合歷(例如閏月屬於陰歷,24節氣屬於陽歷)。 中國人制定或使用陰歷,至少在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已經有“既生霸”等文字記載,詳細描述了月亮圓缺的周期變化。與此同時,殷商時期的地理文獻《山海經·大荒四經》也明確記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為殷商民族始祖,所謂常羲浴月,實際上是說常羲發明或制定了壹年十二個月的歷法,而“浴之”則是這種歷法的演示(屬於天文巫術性質),詳情可參閱全彩繪《經典圖讀山海經》壹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關於該故事(包括相關遠古神話傳說故事)的科學信息解讀,可參閱筆者《嫦娥:禳災巫術的犧牲者》、《我們遠古祖先經歷過的天地大沖撞在民間留下的不滅印記》等文。此外,還有月宮、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騫樹、月中玉兔和蟾蜍,吳剛的故事,等等。 4 、有關月亮的民間節日及其民俗活動,例如中秋節、吃月餅、家庭團圓,以及相傳人間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裏姻緣壹線牽”的習俗。此外還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內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種、收獲活動,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間進行;對比之下,許多軍事活動,則往往選擇在沒有月亮的夜晚開展。 5 、有關月亮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古代詩歌中對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聯想和情感宣泄。 6 、有關月亮的名勝風景,北京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避暑山莊有月色江聲殿(康熙根據蘇軾前後《赤壁賦》詞意題額),以及湖南道縣的月巖、廣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肅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No.5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 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 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 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 遊子,更 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 故鄉”,杜 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 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 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 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 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 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 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 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 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 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 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 後,全家人圍桌 而坐,邊吃邊談,***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壹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 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 月,中 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 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 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 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壹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壹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誌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壹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壹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壹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壹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壹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