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堤的詩句

有關於堤的詩句

1.含有堤字的詩句

《臨洛水》李世民

春蒐馳駿骨,總轡俯長河。

霞處流縈錦,風前漾卷羅。

水花翻照樹,堤蘭倒插波。

豈必汾陰曲,秋雲發棹歌。

《初春登樓即目觀作述懷》李世民

憑軒俯蘭閣,眺矚散靈襟。

綺峰含翠霧,照日蕊紅林。

鏤丹霞錦岫,殘素雪斑岑。

拂浪堤垂柳,嬌花鳥續吟。

連甍豈壹拱,眾幹如千尋。

明非獨材力,終藉棟梁深。

彌懷矜樂誌,更懼戒盈心。

愧制勞居逸,方規十產金。

《春池柳》李世民

年柳變池臺,隋堤曲直回。

逐浪絲陰去,迎風帶影來。

疏黃壹鳥弄,半翠幾眉開。

縈雪臨春岸,參差間早梅。

《應天長》李煜

壹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不定。

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李乂

玉輅尋春賞,金堤重晦遊。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綿聯杞樹周。

烏疑填海處,人似隔河秋。

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留。

汀洲歸棹晚,簫鼓雜汾謳。

2.含桃含堤字的古詩詞

《西湖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年代: 宋 作者: 陳允平

朝回花底曉星明。瑞煙凝,暖風輕。修禊湔裙,時節又聞鶯。綽約岸桃堤柳近,波萬頃,碧琉璃,鏡樣平。

仙翁佩襟秋水清。渺蓮舟,浮翠瀛。禦樓香近,東風裏、吹下青冥。鮫纈圍紅,春在牡丹屏。日正遲遲人正酒,畫簾外,壹聲聲,賣放生。

《西湖雜感·其三》

年代: 清 作者: 錢謙益

方袍瀟灑角巾偏,才上紅樓又畫船。

修竹便娟調鶴地,春風蘊籍養花天。

蝶過柳苑迎丹粉,鶯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時節,湖山容易著神仙。

《春江行》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浦嶼連芳草,夭桃間柳堤。

征鴻下天際,遊女過前溪。

魚沒驚帆影,林疎見鳥啼。

王孫聯繡騎,章子解香觽。

吳姬笑留飲,同指畫橋西。

《折縣道中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孔武仲

柳堤桃塢未怡融,浣濯新梢上淺紅。

壹段春光來逼眼,棗騮嘶入柏林中。

《東津凈行院》

年代: 宋 作者: 李新

老於春事無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

蠶到兩眠方健葉,柳成三倒卻飛花。

小桃漲浪堤痕潤,綠麥翻風燕羽斜。

不得毫厘稽古力,起人松竹問誰家。

3.蘇堤的描寫蘇堤的詩

1、《西湖晤袁子才喜贈》清代:趙翼

不曾識面早相知,良會真誠意外奇。才可必傳能有幾,老猶得見未嫌遲。

蘇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鬢有絲。壹個西湖壹才子,此來端不枉遊資。

釋義:

我們不曾見面就早已知道姓名,這次意外相聚讓我格外驚奇。妳的才華壹定會長久流傳,我有幸晚年見到妳也不算晚了。二月的蘇堤漲著春水,我曾像杜牧壹般風流,如今卻已鬢邊生白。壹賞西湖壹見妳,不枉費我這裏遊玩啊。

2、《南浦·春水》宋代:王沂孫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

和雲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後,溪上碧桃多少。

釋義:

水溫轉暖,湖光粼粼。燕子歸來,正好是蘇堤春曉。魚兒潛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圓圓的波紋;流水帶走了繽紛狼藉的落花,還嘲笑東風不能把落花清掃幹凈。在荒僻的小橋下,有小船從柳陰深處翩翩而出。如今池塘裏長滿青草,好似當年謝靈運在詩中表達的夢境。

溪水和白雲壹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沖洗落花,卻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綠乍生,回想起在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壹起遊玩,結伴暢遊,吟詩作樂。可惜當日的歡愉已成過去,只是滿懷余情不了。上次遊玩的地方,此時溪上碧桃是增加了還是有所減少?

3、《阮郎歸·西湖春暮》宋代: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淩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釋義:

清明、寒食節過了沒多久,百花逐漸退去了原有的艷麗 色彩,慢慢雕謝了。人們為了挽留春光,翻騰衣櫃,找出春 天穿的衣服,紛紛出城來到蘇堤,盡情遊玩。想留住春天的 腳步,然而春之神似乎並不懂得人們的用意。

壹場大雨過後,花朵被雨水洗灑而褪去鮮艷之色,柳絮 飄落於泥中,被沾住而無法揚起,賞花的女子似乎沒有受到 什麽影響,壹步也沒有移動,兩個、三個遊人結伴乘著船兒回去了,春天的腳步聲也漸漸遠去了。

4、《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宋代:張炎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勞勞燕子人千裏,落落梨花雨壹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釋義:

是誰在樓上吹奏起哀怨的玉笛呢?山前,寬闊的水面被昏暗的雲霧遮蓋住了。燕子又開始忙碌著做窠。可是,我所思念的人卻遠隔千裏。眼前孤零零的,只有壹枝梨花在雨中與我作伴。

修禊的日子快到了,如今正是賣糖的時候。故鄉呢,只能在夢中追尋而已。昨夜從江邊折回來壹枝新柳,雖然不是蘇堤上的,也足以令我愁眉不展了。

5、《蘭陵王·丙子送春》宋代: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鬥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沈邊,梁燕無主。杜鵑聲裏長門暮。想玉樹雕土,淚盤如露。鹹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二人皆北去。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夜語。

釋義:

欲送春天歸去,可是整個人間沒有春的歸路。空掛著的秋千之外,芳草連著天空的遠處。哪裏刮來的風沙,昏暗籠罩著南浦。心如亂麻,說不清是怎樣的痛苦,徒自憶念著流落海崖的人們,如同無著無落四處飄飛的柳絮。壹陣亂鴉過後,鬥轉星移,時移事去,帝城中荒涼淒寂。再也看不見來時試燈的熱鬧繁麗。

春已歸去,誰最憂愁痛苦?那些首航的鴻雁,沈落在荒僻的邊土。梁間的棲燕沒有故主,杜鵑悲切的蹄聲裏,荒宮廢苑迎來昏暮。那珍貴的玉樹長埋泥土,那金銅仙人的承露盤中,盛滿如淚的清露。在他被遷走離開鹹陽時,不忍遠離二頻頻回顧。那令人哀傷的黃昏時分,怎樣才能捱得過去!

春天啊,妳此次歸去,是否還能回到這裏?我像江淹壹樣怨恨離別,像庾信壹樣寫下愁賦得語句。蘇堤上,天天都是淒風苦雨。嘆惜故國的美好時光,只能在夢境中再去遊歷。那美好的花朵,也只能把他以前的芳姿倩影記住。人生流落到這種情形,只能在深夜裏,與兒子相對話語。

4.關於胭脂湖的詩句

胭脂湖就象壹塊天然完美的寶石,無聲無息、毫不張揚地躺在沅江的身旁。

在扁擔的“吱呀吱呀”聲裏,我對童年最初的記憶清晰地燃燒起來。坐在父親的籮筐裏,望著空曠深遠的藍天,聽著篤實的腳步聲,不知不覺沈沈睡去。壹覺醒來便到了目的地,迎接我的,或是舅舅舅媽的笑臉,或是祖父有力的臂膀——隔著胭脂湖,是我母親的娘家。在車船不發達的八十年代初,他們就靠雙腿攜兒帶女往返於相距三十余裏的路途之間。那時候,三十裏,就可以構成“遙遠”的所有概念。

在這途中,要經歷壹條長堤。堤用紅土堆成,又寬又高。向堤的右邊放眼望去,青天與江水壹色,浩大開闊,氣勢雄渾,大風起時,江水拍擊著堤岸,洶湧澎湃,聲勢浩蕩,卷起許多白色的泡沫,向空中飛去,轉眼間融化在虛無裏;泊在堤邊載貨的輪船,也隨之起起落落,情勢很有些怕人。而堤的左邊永遠是壹派祥和寧靜。河面遠處柔和的淺褐與淡藍,映照著和天空壹樣朦朧的綠水;堤下有壹條子堤,春天壹到,濕潤的天氣給小草染上新的翠綠,從堤岸壹直往下拖到水中,像壹床厚厚的毯子;河水輕柔地打著節拍,撫著堤岸,像母親在哼著壹首催眠的歌;在寬闊的河面對岸,是青翠的山丘,晴日裏能清晰地望見它蔥蘢高大的林木,倒映在水中;漁人們在河灣裏設了魚網,圍成許多小汊,時有魚兒躍起,映著陽光淺笑,幾只烏蓬船遠遠近近地停著,在微波裏蕩漾。船身被水沖洗得發光,幹凈裏透著漁家的樸素。甲板上躺著漁家漢子,懶懶地曬著太陽,船尾則是女人們歡快的談笑——他們的生活我雖然遙不可及,我卻是無數次地神往!

5.有關屯糧的詩句

《觀刈麥》白居易 唐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莊稼人很少空閑日子,五月裏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間壹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

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

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裏,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

兩腳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梁灼烤著火般的太陽。

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

更有那些窮苦的婆娘,抱著嬰兒在他們壹旁。

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

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悲傷:

“俺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饑荒。”

如今我有什麽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

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成年價到頭來還有余糧。

想到這些好不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遺忘。

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壹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裏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

6.曾堤的詩和簡介

曾堤縈水,位列明湖新八景之壹 。景點位於天下第壹泉風景區大明湖東岸,連接南豐橋與南豐祠,占地19950平方米,堤上楊柳垂陰,百花飄香,堤兩側波濤陣陣 ,湖水縈岸。曾堤始建於宋代,由文學家曾鞏修築,原名百花堤。

曾堤縈水與歷史上的百花堤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曾鞏在任齊州知州時,為方便遊覽,在大明湖東南岸修建了壹條堤路,當時稱之為百花堤。為紀念南豐先生,傳承那段歷史,在大明湖擴建工程中,將南豐橋與南豐祠之間的壹段路命名為曾堤,堤上楊柳垂蔭,百花飄香,堤兩側湖水縈岸,波濤陣陣,成為天下第壹泉風景區大明湖十六景之壹——曾堤縈水。

7.有關歸期的詩句

1、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夜雨寄北》

2、尊前擬把歸期說

歐陽修

《玉樓春》

3、紅箋小寫問歸期

晏幾道

《浣溪沙》

4、爭奈歸期未可期

晏幾道

《鷓鴣天·十裏樓臺倚翠微》

5、歸期安得信如潮

納蘭性德

《浣溪沙》

6、已恨歸期晚

柳永

《清平樂·繁華錦爛》

7、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壹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

《玉樓春》

8、已恨歸期晚

柳永

《清平樂·繁華錦爛》

9、尊前擬把歸期說

歐陽修

《玉樓春》

10、何事歸期無定準

歐陽修

《玉樓春》

11、莫交銀燭促歸期

歐陽修

《玉樓春》

12、問歸期、相思望斷

歐陽修

《驀山溪·新正初破》

13、斷無消息道歸期

歐陽修

《浣溪沙》

14、爭奈歸期未可期

晏幾道

《鷓鴣天·十裏樓臺倚翠微》

15、紅箋小寫問歸期

晏幾道

《浣溪沙》

16、作個歸期天已許

蘇軾

《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

17、歸期應不遠

張孝祥

《菩薩蠻·史君家枕吳波碧》

18、夜來算得有歸期

黃庭堅

《阮郎歸·退紅衫子亂蜂兒》

19、指似歸期庭下柳

賀鑄

《清平樂·厭厭別酒》

20、把歸期先說

晁補之

《好事近·歸路苦無多》

21、再三莫遣歸期誤

向子諲

《鷓鴣天·說著分飛百種猜》

22、無奈歸期促

張元幹

《念奴嬌·江天雨霽》

23、歌扇歸期

曹勛

《點絳唇·慘慘春陰》

24、已約歸期

曹勛

《沁園春·濃綠交陰》

25、問我歸期

袁去華

《滿庭芳·雨送涼來》

26、為我說歸期

姚述堯2

《臨江仙·壹去吳山三改火》

27、歸期有恨難留駐

姜特立

《蝶戀花·飄粉吹香三月暮》

28、歸期猶未

張孝祥

《念奴嬌·朔風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