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__李白《贈汪倫》
2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__李白《渡荊門送別》
3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__王維《送別 / 山中送別 / 送友》
4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__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5 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__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6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__周邦彥《蘭陵王·柳》
7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__晏幾道《少年遊·離多最是》
8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__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9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0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__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1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__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12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 __蘇軾《江神子·恨別》
13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__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14 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__袁枚《馬嵬》
15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__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古人都是如何送別的?
1、折柳送別。折柳贈別是中國古代的壹種行旅風俗,在詩文、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均有反映。《三輔黃圖·橋》:"霸(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這是有關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因此壹般認為此俗形成於秦漢時。
2、音樂相送。這多為唐代文人之間的送別方式。李白在《贈汪倫》中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許渾《謝亭送別》:“勞歌壹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更是描寫了送別時音樂的重要性。
3、飲酒餞別。這也多出現在唐代的送別中,從唐詩中便可看出。送別詩中的名句——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的《金陵酒肆送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等。酒是文人的最愛,在送別的場合也少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