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茅檐怎麽讀,書湖陰先生壁是誰的古詩。

茅檐怎麽讀,書湖陰先生壁是誰的古詩。

《書湖陰先生壁》是宋代王安石所寫的七絕詩。

這首詩選入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壹、原詩

《書湖陰先生壁》全詩***四句,每句七個字,所以叫做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全詩如下——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二、解釋

1.題目解釋:“書湖陰先生壁”意思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墻壁上。“湖陰先生”是詩人王安石在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鄰居,名叫楊驥,字德逢,“湖陰先生”是他的別號。

? 2.字詞解釋:

苔:青苔。

畦:這裏指種有花木的壹塊塊排列整齊的土地,周圍有土埂圍著。

排闥:推開門。闥,小門。

送青來:送來綠色。

3.詩句解釋:

時常打掃的茅檐幹凈得沒有壹點青苔,成片的花木都是主人親手所栽。壹條小溪彎彎曲曲地環繞著綠油油的田地,兩座青山好像是推開的兩扇門,送來滿目的青翠。

4.詩歌內涵:

前兩句寫友人家中的環境。這裏雖然只是簡陋的茅屋,但是因為經常打掃,屋檐下沒有苔痕,而且是院中花木成行,整整齊齊。雖然是隱居山林,但是庭院被打掃得幹幹凈凈,花草樹木被栽種、修理得整齊雅致,可見院落主人對生活的熱愛,生性勤快的性格。壹句話,這裏是清凈優雅的,可見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後兩句寫到院外。院外有壹條清流,澆灌著壹方稻田,綠意蔥蔥、生機盎然;而進入茅屋之後,放眼窗外,兩座青山仿佛推窗而入,滿山秀色映入眼簾。這兩句詩是對友人居所的贊美,更是對他淡泊高雅品質的贊美。

三、作者

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

王安石曾幾度擔任北宋的宰相。王安石曾幾度擔任北宋的宰相。熙寧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在宋代的職官序列裏,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但其權位卻不亞於宰相。加上王安石深得神宗信任,其職權比當時的宰相富弼更重要。

王安石因變法遭受保守派的圍攻,甚至被稱為“亂天下”而遭遇罷相。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被罷相,以“判江寧府”的官銜回到江寧。第二年,他幹脆把這個職務也辭掉了。

他在城外鐘山間構築了“半山園”,過起了隱居生活。

他在城外鐘山間構築了“半山園”,過起了隱居生活。他在宰相任上也從不講排場,成了隱士後,就恢復了老面目:衣垢不浣,面垢不洗。

王安石在江寧度過了人生最後的十年。他除了讀書誦詩,就是勤奮著述。十年期間,他完成了學術著作《字說》,也寫了不少描寫湖光山色的小詩,除了《書湖陰先生壁》之外,還有如《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據洪邁《容齋隨筆》記載,“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曾數易其稿。先是“到”,再是“過”,後又改為“人”“滿”,改了十多個字,最後才定為“綠”。壹個“綠”字果然是恰到好處,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春風轉換成了鮮明的視覺形象。王安石喜歡改詩,煉字工夫非常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