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教學資源筆試經常考的45人?

教學資源筆試經常考的45人?

備課的時候復習到哪裏了?

以下是老師整理的教學資源筆試45個常考字。記住是有分的!趕緊記住!

會回來的

1,孔子:最早提倡“不怒則威,不怒則悲,不發則已”的啟發教學法。他提出了最早的教學過程思想,即學思做合壹。

2.孟子: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是保持、培養、擴大和發展人的天賦的善的壹面,或者說是尋找失去的善的壹面,啟發人們恢復天賦的善的本性,使之成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認為辦教育的目的是“明白人倫”。

3.荀子: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需要外在的教育來改變。因此,荀子是中國古代外交理論的代表人物。提倡“聽、看、知、行”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然而他片面強調學生服從老師,主張“老師也是浮雲”。

4.墨子:墨子提出了“人性論”。教育思想是博愛不侵犯嗎?註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註重實用技術的學習。認為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有三種:“親知”、“聽知”、“說知”。

5.朱:朱重視基礎教育、思想教育和教育方法。

6.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治國培養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道德。他對教育理論的最大貢獻是助產學。

7.柏拉圖:著名的思想家。教育的代表作是《理想國》。

8.亞裏士多德:古希臘的教育思想家。人類教育史上第壹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理論。

9.昆體良:他的《論演說家的教育》(口才原理)是西方第壹部教育專著。

10,培根:教育學作為壹門獨立學科被首次提出。

11,誇美紐斯:他的大教學論被視為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誇美紐斯也被稱為“教育學之父”。在《大教學論》中,他首先研究了課堂教學,確定了課堂教學體系的基本輪廓。

12、盧梭:在《愛彌兒》中,他提出了自然和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認為人性本善,人最大的價值就是自由。他主張讓孩子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去發展。

13、裴斯泰洛齊:裴斯泰洛齊通過物理教學法的實驗,第壹次將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心理學”這壹偉大理論,將教育學與心理學緊密結合,對後世的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是《連哈德》和《戈杜德》。

14,洛克:“外部論”的代表人物,形式教育理論的倡導者。提出“白板理論”和“紳士教育”。強調外力決定人的發展。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談》中。

15,華生:“外爍論”代表人物,行為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類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

16、羅傑斯:從人本主義出發,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在心理咨詢方面,建立了來訪者中心療法。

17、皮亞傑:提出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將兒童道德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發生認識論認為,個體認知發展依次經歷了知覺操作層、前操作層、具體操作層和形式操作層的發展過程。

1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他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類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根本的動力。

19,格塞爾: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類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成熟機制。雙胞胎爬樓梯的實驗是格塞爾著名的實驗。

20.赫爾巴特: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標準化教學的形成,標誌著教育學成為壹門標準化學科。他的教育思想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提出了傳統教育的三個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的代表。同時,赫爾巴特第壹次明確提出心理學是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21,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創始人,現代教育理論的首席代表。他的工作是以人為本和教育。教育的本質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經驗的轉化和重組”。本文提出了與傳統教育三中心相對的“兒童中心”、“活動中心”、“體驗中心”的新三中心理論。他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理論中經驗主義課程理論的代表。

22.滿妹: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23.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壹途徑是把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

24.Krupskaya: Krupskaya的《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壹書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書,是zui早期寫的論述教育的著作。

25.加裏寧:他重視德育和勞動教育的作用,把教育論文和講話匯編成《論* * *生產性教育》和《論* * *生產性教育教學》。

26.馬卡連柯:“盡可能要求,盡可能尊重”的思想體現了道德教育的原則: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

27.凱洛夫出版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教育學》。他是建國初期對中國教育理論體系影響較大的蘇聯教育家。

28.楊賢江:李浩筆名的《新教育大綱》是中國第壹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

29.贊科夫:他寫了《教學與發展》這本書,以壹般發展為基礎,提出了五條教學原則:難點教學、高速教學、理論知識為先導、理解學習過程、讓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他是知識中心課程論的代表理論中發展課程論的代表人物。他對“教學與發展”的研究推動了蘇聯學制和課程的改革。

30.布魯姆認為教學要以掌握學習為導向,以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評價為規範,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學習理論體系,《教育目標分類》壹書。

31,瓦根申:《範例教學原理》壹書創立了範例教學理論。他是知識中心課程論代表理論中範式課程論的代表人物。

32.蘇霍姆林斯基:他關於全面和諧教育的思想,在《給教師的忠告》、《把我全部的心獻給兒童》、《帕夫利什中學》等著作中有系統的論述。它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33.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創立了教育心理學學科,使教育心理學從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中分離出來,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因此,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他的聯結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是:試錯理論。著名實驗:貓的“丟失盒子”實驗。

34.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認為“人力資本”是人們所擁有的能夠影響生產性工作的知識、技能和其他類似能力。他認為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為:33%。

35.斯金納:繼承沃森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的行為乃至復雜的人類人格都可以通過外部強化或懲罰來塑造、改變、控制或糾正。本文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對教育心理學影響很大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著名的實驗:小白鼠實驗。

36.維果茨基:維果茨基強調自我中心主義的積極作用,認為它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它認為語言是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並提出了“最近開發區”理論。

37.Yechris:全球第壹部終身教育專著《終身教育》出版。

38.保羅·郎朗:終身教育報告的發表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論。使終身教育概念化、系統化。出版終身教育導論。

39.斯潘塞:斯潘塞的核心教育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古典教育;提倡自主教育,反對灌輸教育;倡導快樂興趣教育,反對忽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法。簡稱:三提三反。

40.伯克赫斯特:道爾頓制成立。道爾頓制在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對程序教學和個別指導教育產生了影響。但它註重學科知識的學習,過分強調個性差異,忽視班級的集體作用和德育作用,往往導致教學中的放任自流。

41,烏申斯基:出版《理解教育的對象》,被譽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42.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學》出版於1877年,是俄羅斯第壹部以教育心理學正式命名的著作。

43.奧蘇貝爾:從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分類。系統闡述了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提出了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理論。並對陳述性知識學習進行分類。從三個方面解釋所有學生的學業行為。

44.艾賓浩斯:描述了人腦遺忘新事物的規律。他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畫出了壹條描述遺忘過程的曲線,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45.Jaecks和dodson認為適度的動機水平,即zui,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 *發現了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簡稱倒U型曲線)。

如果妳對教師資格證考試有疑問,不知道怎麽考內容,不知道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地方政策,點擊底部咨詢獵考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