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石長在青魚的枕骨下方咽喉部位。
青魚石是青魚枕骨下方咽喉部的壹個用來輔助壓碎螺螄等硬質食物的角質增生,其為黃嫩色,晶瑩剔透,形如心狀,幹透後堅硬,在客家地區被奉為珍稀物品。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有魚石,但大部分的魚都有魚石,而比較好的魚石是青魚石。
剛取下來的青魚石需要存放在陰涼、無風、避光、幹燥的環境中,約半月,待其自然陰幹。青魚石晶瑩剔透,如翠似玉,可制器或做窗飾,亦可飾冠。通常人們喜歡把玩欣賞它。青魚石概念常見於神話小說尋寶章節及網絡遊戲中避邪解毒道具名稱,如《鬼吹燈》、《劍俠情緣3》等。
青魚的介紹
青魚體長可達150cm左右,體型近似圓筒形,腹部圓潤,尾部偏扁,無腹棱,頭部略帶平扁,吻端鈍著,口端位,呈弧形。魚體背面背和魚體側面的上半部分為青黑色,腹部為灰白色,鱗大,圓形。鰓耙短小,下肢鰓耙呈顆粒狀。下咽骨寬短,前臂寬短,其長短於後臂。咽齒呈臼狀,齒冠面光滑無溝紋。鰾2室,前室粗壯,短於後室,後室末端尖形。腸長,盤曲多次,腸長為體長2倍左右。
青魚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其主要的食物來源為螺螄、蚌、蜆、蛤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