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方嶽有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蘇東坡詞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追求完美是我們的理想,而不完美則是生活的必然。放棄完美,心靈中就會多壹分輕松。雖然失敗了,但我們應該看到成功,既然有些事實不可避免,那就要學會去面對,在失去中獲得沈澱和積累,得而不喜,失而不憂。要相信再完美的人生都會有壹道缺口,也要相信缺憾中總蘊藏著機遇,我們要善於抓住機遇,從而走向新的成功。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對自己人生的總結是:“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復,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季先生坦承自己的人生並不完滿,但正是這種不完滿才是真正的人生。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