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是難度極大文學色彩濃郁的常見題型,下面我為大家集錦壹些關於語文古詩文鑒賞答題套路及答題技巧。
壹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答題技巧題型
1.句意型題
設問方式:
①最後兩句是什麽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結合全詩談談妳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
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註意兩層:語表義和語裏義,並結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麽感情和思想觀點。
答題要點: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麽感情和旨趣。
示例:談談對李白《聽蜀僧洛彈琴》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 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沈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②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2.意境型題
設問方式:
①詩中哪兩聯寫了什麽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某兩句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③解釋某壹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詩人主觀情意和觀事物的形、神水◇◇融後所產生的藝術境界。由於這種藝術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詩作的原意,它既體現了詩“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點,又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詩詞鑒賞中的核心問題。
答題要點:
①找出詩中的意象。
②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圖景畫面。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淒愴等。
④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思想感情,如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沈痛,或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贊美之情、仰慕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或給人什麽樣的啟示和思考,並指出為什麽。
示例:問杜甫《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壹腐儒。片雲天***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 詩中二、 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達了壹種什麽感情?
答:①第二聯中的“片雲”.以遠浮天邊,喻詩人漂泊他鄉;永夜的“孤月”,喻詩人與月***遠同孤。第三聯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風”是實景。②兩聯情景交融,營造了壹個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著壹種自強不息.積極用世的精神;同時從尾聯看,詩人有壹種老當益壯的情懷.但壹生漂泊,終被遺棄,大有連壹匹老馬都不如的怨憤之情。
3.形象型題
設問方式:
①這首詩以什麽為詩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畫了什麽形象。
②刻畫形象運用了什麽表現手法。
③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麽。
④形象所表現的情感特點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詩詞的形象,壹般指主人公形象、詩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詩詞的形象,要根據詩詞描繪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與景的交融,進而理解詩人寄托的思想感情,體會形象蘊涵的哲理。通常從形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動靜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總體特征和意義,並以此為“中心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征,結合詩句內容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
答題要點:
①什麽樣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義(詩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蘊涵的哲理。)
示例:問: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壹時回首背西風。”與楊萬裏《暮熱遊荷池上》:“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壹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頭深藏碧傘中。”兩詩都運用了什麽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試簡析兩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特點。
[答]擬人表現手法。杜詩的“綠荷”因“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淒怨低沈;而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4.語言特色型題
設題方式:
①談談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②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
解題提示:這類題,不重在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重在對整首詩語言風格的品味。因此要學會運用本編“壹(二)古代詩詞的語言”中所介紹的答題用語。
答題要求:
①用壹兩點或壹二句式,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示例:請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壹望斷人腸”這首詩的語言持色。
[答]此詩的語言如行雲流水,沖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點明“荊吳”比鄰,先說寬慰話;次句寫眼前景點,寫出了詩人心中的茫然,前兩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處泊”壹詞,含說不盡的殷切之意和關懷之情。結句恰如巨閘頓開,將惜別之情推上頂峰。款款深情,濃濃別意,盡在“天涯壹望”之中,“斷人腸”抒了離情又不直露,言有盡而意無窮矣。
二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模式1.分析意境型模式
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壹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
這首詩描繪了壹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這是壹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壹不可。
答題步驟:
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壹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壹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註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麽而“感傷”。
2.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
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壹些表現手法。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麽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3.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壹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1)用壹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煉字型
提問方式:
這壹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麽字?為什麽?
提問變體: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妳認為它好在哪裏?
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