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唐詩宋詞,李商隱印象最深的是“春蠶到死,夜燭淚幹”。但隨著對唐宋名家的深入了解,我才知道李商隱還是壹個夢見蝴蝶的風流公子。
是的,他是晚唐的壹只蝴蝶。有的詩論家說他采了晚唐許多花,五顏六色的花;晚唐醞釀了許多詩歌,異彩紛呈。
①六枝姑娘
蝴蝶李采的第壹朵花,是洛陽城的壹個姑娘,名叫柳枝。她不僅有壹顆芬芳的心,還會吹柳葉,使波浪隱隱,她會嚼花蕊,嚼得天真爛漫,嚼得燦爛,嚼得殷紅。
有壹天,在壹棵柳樹下,柳枝小姐聽到有人在念叨“燕子臺詞?”春申不禁驚訝地問:
“誰有這個,誰就對了?”
當朗誦者告訴她這是李商隱的作品時,姑娘立刻吹葉嚼蕊,吹嚼斷腰的長帶,做成禮物,向癡迷蝴蝶的詩人乞求蝴蝶般的詩句。那是公元834年的春天。
李商隱收到六枝姑娘托人送來的長絲帶,第二天就騎馬去了。這時,六枝姑娘化了新妝,正在約定的地點等著。柳枝小姐問騎手:“妳是李公子嗎?三天後,我會去河邊,讓河水濺我衣襟,收集滿山的芬芳,犒勞妳。怎麽樣?”
但是,李商隱沒有回答,柳枝姑娘轉身走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只有他們自己清楚,留下了壹個難以解開的謎團,讓後人去猜測。
這年冬天,白雪覆蓋了大地,也覆蓋了詩人的心。當李商隱得知女孩劉智被官僚董主厚“帶走”的消息後,悔恨交加,寫下了壹組劉智詩。
壹朵雲彩:
甲瓜引長藤,碧玉寒寒;
東陵雖有五色,不忍香。
看了這首詩,不能不說他的感情是真摯的。詩的中心意思是:嘗過碧玉瓜,鄙視其他各種顏色的瓜,意思是我愛過柳枝,無心其他女人。
②宋·華陽,女道士
詩人多愁善感,李商隱也是。在他寫下《柳枝》這首詩後不久,他對其他女人產生了興趣。那是他去濟源附近的漁洋山中學路上,愛上了壹個叫宋的女道士。
那時候的漁洋山,有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貴婦:宮女甚至公主,名門閨秀,看透紅塵的富婆...唐代的這些女道士,大多才貌雙全,年輕有為。他們常常忍受不了陽光的寧靜和搖曳,而和詩人、詩人壹起吟詩,甚至。當然,這種交流是壹種冒險,壹種在不能泄露的狹窄道路上的靈魂冒險。
然而,李商隱和宋華陽之間的這次冒險並不十分成功。他後來在《月夜重送宋華陽姐》詩中寫道:
偷桃和偷藥很難同時進行。
應獻三宵,玉樓自水簾來。
這裏的“偷桃”,用東方塑料的東西,是比喻;“偷藥”指與嫦娥相愛,“事難”,“半天學道,半天迷蝶”也叫。
壹位女詩人在解讀這首詩時說:月夜裏,詩人與華陽姐妹同賞,意為快,卻隔著“冰簾”,意為愛不能成功。全詩籠罩在壹種陰郁的悲劇氣氛中。
沒錯,李商隱是難過的,因為就在他這個翩翩起舞的蝴蝶努力采摘含苞待放的花朵時,不知何故,宋華陽悄悄離開了漁陽山,回到了長安,留給他的是滿滿的痛苦,而他卻依然念念不忘。在他的詩集裏,涉及愛情、處處透露著道家氣息的詩歌,大概都是寫這段愛情經歷的。
(3)王小姐
據說癡迷蝴蝶的詩人李商隱可能娶了個老婆,因為他28歲時“沒娶”壹個叫王的姑娘。雖然他們很深情,很相愛,但是見面的時間並不多。詩人的詩,“問君歸,秋色起巴山夜雨。”。“當* * *剪西窗燭,卻談晚雨”這句詩,或許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情。
多留少收都沒問題。但不知何故,她帶著風去了西方,這讓詩人覺得很可怕。多年後,他從川東回到崇禮裏的老家,寫了壹首七律詩《正月崇禮裏宅》,緬懷他們的戀情。
詩中說:
“密鎖閉青苔蓋,廊深亭閑。先知在風月裏暈,寒花依舊開。
蝙蝠吹簾轉,老鼠翻窗網猜。聽著燈裏說著燈裏說著就忍不住唱起了《夜起》。
詩人寫給妻子的這首詩,不,應該說寫給妻子的大多是心聲之語,血淚之文。
李商隱與王結婚後,“力比多”無法正常發泄,仍迷蝴蝶。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浪漫生活采取寬容的態度。在這壹時期的愛情詩中,詩人有壹些明顯不是寫給妻子的、對象不明的作品,可以讓我們窺見他的壹些風流韻事。下面這首詩可以證明這壹點:
昨晚星星很亮,但午夜有涼風。我們的酒宴在花樓寺畔和縣的東邊。
沒有蔡鳳身上的翅膀,不可能比翼雙飛的齊飛;心似靈犀,情相通。
這類詩人的詩,朦朧憂郁,是中國古代的“朦朧詩”。
多姿多彩的異性對象,讓李商隱有了多姿多彩的愛情詩。晚年的詩《錦瑟》是他壹生愛情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