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貞觀政要 任賢的翻譯!! 魏征 篇 “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

貞觀政要 任賢的翻譯!! 魏征 篇 “朕豈獨有非於往時,而皆是於茲日?”

武德末年,魏征擔任太子洗馬,見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傾軋奪權,常常勸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殺了太子以後,召見魏征責備他說:“妳離間我們兄弟,為什麽?”旁人都為他擔心恐懼,魏征慷慨自如,從容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從我的話,必定沒有現在的災禍。”太宗聽了很受震動,對他厚加禮遇,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讓他進入臥室請教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剛強正直,不屈不撓。太宗每次與他談論,都很高興。魏征也很高興遇到知已之主,用盡全力為太宗謀劃。太宗又慰勞他說:“妳所諫諍的事情前後有兩百多件,都很稱合我的心意。不是妳忠誠為國,哪裏能夠這樣?”貞觀三年,升為秘書監,參與朝政。他深謀遠慮,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太宗曾對他說:“妳的罪過比管仲射中齊桓公的衣帶鉤更重,我任用妳卻超過齊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裏有像妳我這樣的?”貞觀六年,太宗駕幸九成宮,宴請近臣。長孫無忌說:“王珪、魏征,從前侍奉太子,我見了他們就好像見了仇人,沒想到現在卻同在宴會上。”太宗說:“魏征從前確實是我的仇人,但他盡心為國,應當嘉獎。魏征常常犯顏直諫,不容許我做錯事,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征拜了兩拜說:“陛下引導我讓我說話,我才敢直諫。如果陛下不采納我的直言,我又怎麽敢冒犯龍顏、觸犯忌諱呢?”太宗很高興,每人賞賜錢財十五萬。貞觀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為鄭國公,不久因為生病請求辭職,太宗說:“我把妳從囚虜之中選拔出來,委任妳要職。妳見我的過錯,沒有不諫諍的。妳難道不知道金子在礦石中,有什麽珍貴嗎?經過良匠的反復錘煉就成為寶器,就為人珍視。我自比為金,把妳當做好的工匠。妳雖然有病,還不衰老,怎能讓妳就這樣辭職呢?”魏征於是不辭職了。

唐太宗說:“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麽百姓就會推他做國君;如果是無道之人,就會被百姓拋棄,(百姓)確實值得敬畏啊。”魏征說:“自古喪失了天下的國君,都是在天下安定之後忘記了危難,處於天下大治的景況中而忘記了天下大亂的可能,這就是不能長久地統治國家的緣故。……我又聽古語說:“‘國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載船,也能夠顛覆船。’陛下以為(民心)可畏,確實像您說的那樣啊!”

房玄齡是齊州臨淄縣人,開始在隋朝做官,任隰城縣尉,後來因事獲罪被革官,遷居上郡。唐太宗率軍巡行渭北,房玄齡拄著拐杖到軍門拜見,太宗壹見玄齡,就像看到久別的故人,於是暫任他為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玄齡既然喜遇知己,就盡竭心力效勞。當時,每平定壹個地方,別人都爭相搜求珍寶,玄齡惟獨先收人才,送他們到幕府,如有善於謀劃的文臣和武藝高強的猛將,就暗中與他們再三致意,互相結約,各盡死力報效國家。後多次提升,任秦王府記室兼陜東大行臺考功郎中。玄齡在秦王府中供職十多年,長期主管記室。隱太子建成、巢刺王元吉因玄齡與杜如晦是太宗的親信,非常憎恨他們,就在高祖面前說他二人的壞話,由於這樣,他與杜如晦壹起遭到高祖的驅逐斥退。到隱太子將要作亂的時候,太宗就召見玄齡與如晦,令他二人穿上道家服裝,暗中進入太宗住處商議。玄武門之變平息後,太宗入春宮當了皇太子,就提升玄齡為太子左庶子。貞觀元年,玄齡又升任中書省長官。貞觀三年,被任命為尚書省左仆射,監管修撰國史,又被封梁國公,實際封賜的食邑為1300 戶。既被任為宰相總管百官,他更是從早到晚地虔誠奉職,盡心盡力,不願讓壹人壹事處理失當。聽到別人有優點,就如自己有壹樣。他明了熟悉公文事務,又用文辭修飾,審查或制定法令,註意寬緩平和。他用人不求全責備,也不用自己的長處去衡量別人,總是按照才能的高低或功績的大小來錄用或獎勵,不嫌棄出身低微的人。貞觀十三年,又被加封為太子少師。玄齡獨任宰相職務15年,多次向太宗呈遞奏章,要求辭去宰相職務,太宗下詔不同意。貞觀十六年,玄齡又晉官為司空,仍然總理朝政,依舊監管修撰國史。玄齡又以年紀老邁,請求辭官。太宗派使者對玄齡說“:國家長期任用,壹旦突然沒有賢良的宰相,就像壹個人失去兩手。妳如果筋力不衰,就不要辭讓此職,如果自己感覺筋力衰弱,再另奏明。”玄齡才停止自己的請求。太宗又經常想到開創帝業的艱難和玄齡輔佐自己創業的功勞,就寫了壹篇《威鳳賦》來比喻自己,將它賜給了房玄齡,由此可看出太宗對玄齡的稱贊與信賴到如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