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掛羊頭賣狗肉的成語典故

掛羊頭賣狗肉的成語典故

掛羊頭賣狗肉成語。

拼音guà yáng tóu,màI güu ru

解讀掛個羊頭,賣狗肉。比喻以善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比喻表裏不壹。

來源松石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掛羊頭,賣狗肉,壞落後,早滅亡。”松石·白微《續燈錄》卷31:“掛個羊頭賣狗肉,我知道它有什麽證據。”

同義詞掛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

反義詞名副其實。

暗示

春秋時期,齊國婦女流行男裝,給國家的運轉帶來了很多麻煩。於是齊下了壹道聖旨:凡是穿男人衣服的女人,都要脫光衣服當眾示眾,她家裏的男人也要受到懲罰。是很嚴厲的懲罰,但每當官兵上街巡邏,女人們最多尖叫著跑開,女人穿男人衣服的現象壹點也沒變。為此,齊宮鈴非常苦惱。最後,晏嬰給他講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故事,齊恍然大悟。最後,齊國再也沒有女人穿著男人的衣服到處閑逛了。原來這種人氣的來源在於齊國的後宮。從齊靈公最寵愛的妃子皇後到宮女。難怪平民要效仿,對齊靈公的聖旨有恃無恐——妳有資格反對自己帶來的人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