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的靈活使用:
1.名詞用作動詞。古漢語中名詞做動詞的現象相當普遍,成語中也保留了這種現象,如:
能寫能勇,門可羅雀,人人可嫁。
2.用作狀語的名詞:
這裏討論的作狀語的名詞是指普通名詞,它們有的作狀語,有的作比喻,有的作對人的態度,有的作場所或工具。以下是壹些例子:
(1)表示隱喻。這是用名詞作狀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動作特征來描述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方式或狀態,如:虎住龍潭、狼吞虎咽、沒影、閃電般的速度、無情無義、入龍、花容月貌、分崩離析等等。
這類成語中的名詞可以翻譯成“像……”。
(2)代表場所或工具,如:東張西望、道聽途說、露營、南征北戰、拳打腳踢。
3.名詞的使役用法我們已經描述過名詞作壹般動詞,名詞偶爾作使役的情況,如根深、固,“深”、“固”作使役。
4.名詞的有意用法用的是壹廂情願的動詞,意思是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是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如:魚與人,漠視人命,天與地的帷幕。
動詞的靈活運用:
動詞的使役用法,顧名思義,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執行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而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執行動作。在古代漢語中,這樣的情況很多,成語也很多,比如:飛沙走石,驚天動地,驚世駭俗,燒船,沈魚落雁,興風作浪。
形容詞的靈活運用:
1.形容詞作使役,即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該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如:強兵,富國,古為今用,精簡軍隊。
2.形容詞用作意動:
所謂形容詞的意動使用,並不是指對象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而是主觀上認為自己具有這種性質或狀態,如:傲慢、重男輕女、不遠萬裏、目空壹切、快意恩仇、窮奢極欲、重理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