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兩虎相鬥”相近的成語有:兩虎相爭、兩敗俱傷、鷸蚌相爭、同歸於盡、玉石俱焚
1、兩虎相爭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
基本釋義:兩只老虎相互爭鬥。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鬥。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莫強於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
例句: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為何,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我想~,必有壹傷。 ★明·徐元《八義記·張維評話》
2、兩敗俱傷 [ liǎng bài jù shāng ]?
基本釋義:俱:都。鬥爭雙方都受到損傷,誰也沒得到好處。
出處:宋·汪應辰《文定集·答梁子鋪》:“東漢之君子必欲與小人立敵;終於兩敗俱傷;而國隨以亡。”
例句:兩人為了壹點小事,就大打出手,最後弄得個兩敗俱傷。
3、鷸蚌相爭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基本釋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處: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例句:肅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爭笑列侯。 ★朱德《和董必武同誌七絕》之三
4、同歸於盡 [ tóng guī yú jìn ]?
基本釋義:盡:完。壹起死亡或壹同毀滅。
出處:《列子·天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於盡耳。”
例句:我軍已經抱定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決心,絕對不會讓敵人越雷池壹步。
5、玉石俱焚 [ yù shí jù fén ]?
基本釋義:俱:全,都;焚:燒。 美玉和石頭壹樣燒壞。比喻好壞不分,同歸於盡。
出處:《尚書·胤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例句:壹場大火,玉石俱焚?,叢生的荊棘,盛開的鮮花皆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