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曾”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曾”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曾不慘然

拼音: céng bù cǎn rán

解釋: 竟不覺得慘痛。

出處: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壹人之產業,曾不慘然。”

2,成語: 曾幾何時

拼音: céng jǐ hé shí

解釋: 曾:曾經;幾何:若幹、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沒過多久。

出處: 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補官揚州,公得謝歸。曾幾何時,訃者來門。”

3,成語: 曾經滄海

拼音: céng jīng cāng hǎi

解釋: 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裏。

出處: 《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唐·元稹《離思》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4,成語: 曾無與二

拼音: céng wú yǔ èr

解釋: 獨壹無二,沒有比得上的。

出處: 晉·劉琨《勸進表》:“億兆攸歸,曾無與二。”

5,成語: 曾母投杼

拼音: zēng mǔ tóu zhù

解釋: 指曾參的母親聽到“曾參殺人”的傳聞接連三次,便信以為真,投杼而走,謂流言可畏。

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6,成語: 曾參殺人

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釋: 比喻流言可畏。

出處: 《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7,成語: 曾子殺彘

拼音: zēng zǐ shā zhì

解釋: 彘:豬。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8,成語: 高曾規矩

拼音: gāo zēng guī jǔ

解釋: 高曾:曾祖。祖宗留下來的成法。

出處: 《後漢書·班固傳》:“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9,成語: 似曾相識

拼音: sì céng xiāng shí

解釋: 好像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出處: 宋·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0,成語: 得未曾有

拼音: dé wèi céng yǒu

解釋: 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出處: 《楞嚴經》卷壹:“法筵清眾,得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