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吊不行、慶吊不通、慶吊之禮、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賞無厭
慶賞無厭
[qìng shǎng wú yàn] ?:令人百看不厭。
出 處:
《六國朝·催拍子》:“六橋雲錦,十裏風花,慶賞無厭。
2.慶吊不通
qìng diào bù xíng,原指不與人來往,後形容關系疏遠。
3.慶吊之禮
qìng diào zhī lǐ ,比喻人與人往來中賀喜、吊唁的禮節。
出處:
《三國誌·魏誌·任城陳蕭王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絕,吉兇之問塞,慶吊之禮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4.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qìngfǔbùsǐ, lǔnànwèiyǐ,解釋為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
5.慶吊不行
qìng diào bù xíng,原指不與人來往,後形容關系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