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稻粱謀wéi? dào liáng móu
釋義:
為衣食生計打算。多喻無所作為而貪戀祿位。
原意:
只顧自我謀生,追逐私利。
引申義:
為了個人或家庭的壹時溫飽,只能委屈求存。
近義詞:
衣食計、碌碌無為
反義詞:
胸懷大誌、鴻鵠之誌
出處: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唐代:杜甫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壹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釋義:
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廬似的青天之外,強勁的風吹得沒有休止的時候。假若沒有心胸開闊之人的胸懷,登上此樓反而會觸景生情,生出許多憂愁。登上慈恩寺塔極目遠馳,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構思佳作,探尋勝境。仰面穿過彎曲的磴道,方才走出支木交錯的暗處,終於登上頂層。
夜間在塔上仰觀北鬥七星好像在塔的北窗口,耳邊仿佛聽到銀河的水聲向西流動。白日登塔仰視天空,那羲和鞭趕太陽迅速西進,秋神少昊給人間帶來了清秋。俯看終南諸山忽若破碎成塊,涇渭之水清濁也難以分辨。從上往下壹眼望去,只是壹片空蒙,哪還能辨出那裏是都城長安呢?
回過頭去呼喚壹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見虞舜的寢陵蒼梧之地正生起壹片愁雲。痛惜啊!當年穆王與王母在昆侖瑤池飲酒作樂,竟然喝到夜幕降臨到昆侖山頭。黃鵠不停地壹個個遠走高飛,哀哀鳴叫不止,不知前去投向何方。妳們看那些追陽逐暖的群雁,各自有著謀取稻梁的術算。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天寶十壹年(752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寫的。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三藏法師玄奘在寺中建塔,即慈恩寺塔。塔***有六層。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改建,增高為七層。當時高適、薛據等均登大雁塔,每人賦詩壹首。杜甫的這首詩是同題諸詩中的壓卷之作。
詩人憤慨地寫道:“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出自唐代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釋義:妳們看那些追陽逐暖的群雁,各自有著謀取稻梁的術算。)”指斥那樣趨炎附勢的人,就像隨著太陽溫暖轉徙的候鳥,只顧自我謀生,追逐私利。
由於朝廷政治黑暗,危機四伏,所以追思唐太宗時代。借指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驪山飲宴,過著荒淫的生活。日晏結合日落,比喻唐朝將陷入危亂。這就同秦山破碎四句呼應,申述所懷百憂。
正由於玄宗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李排抑賢能,所以“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出自唐代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釋義:黃鵠不停地壹個個遠走高飛,哀哀鳴叫不止,不知前去投向何方。)。賢能的人才壹個接壹個地受到排斥,只好離開朝廷,像黃鵠那樣哀叫而無處可以投奔。
全詩有景有情,寓意深遠。錢謙益認為此詩言天下將亂,宴樂不可以為常,這就說明了全篇旨意。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成為詩人前期創作中的壹篇重要作品。
擴展資料:
1、為稻粱謀的反義詞:
胸懷大誌: xiōng huái dà zhì
釋義:
懷:懷藏。胸有遠大誌向。
出 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壹回:“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釋義:真正的英雄,有大智慧,大理想,並有實現理想的策略和措施,他的思想包含了天地萬物的常理,能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事業構想,並讓人願意跟隨,以求***同實現!
2、為稻粱謀的反義詞
鴻鵠之誌 hóng hú zhī zhì
釋義:
比喻遠大的誌向。
出處:
《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釋義:陳勝長嘆壹聲說:“唉!燕雀怎麽能知道鴻鵠的誌向呢?”
例 句:
他,壹個貧窮地區的農村青年,卻立下了鴻鵠之誌,非要完成高等學府的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3、為稻粱謀的近義詞:
碌碌無為 lù lù wú wéi
釋義:
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瞻,何暇論繩墨之外乎?”
釋義:各級官員平庸無能只占著官位,忙於補救過錯還來不及,哪有閑暇顧及這些規矩之外的東西呢?
4、為稻粱謀的近義詞:
衣食計yī shí jì
釋義:
為了溫飽奔波辛勞。
例句:
終日奔波,只為衣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