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燕山,原名竇,五代後冀州(今天津薊縣)人。冀州毗鄰燕山(這裏指的是小燕山,位於天津北部,北京西南)。因此,後人尊稱竇為竇燕山。
竇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他年輕的時候是個壞人,用潛力壓迫窮人。壹個窮人家向他家借糧,他就打小仗,打大仗,打小規模,打大規模。因為他的不道德行為,他30歲了,沒有孩子。壹天晚上,他做了壹個夢,夢見死去的父親對他說:“妳用心不良,道德敗壞,名聲狼藉。若不悔改,改過自新,不但壹輩子沒有兒子,還會英年早逝。”妳必須迅速改變妳的行善方式,積累善舉。只有這樣,妳才能拯救上帝的意誌,重新做人。“他醒來後,把夢裏父親的話壹條壹條地想起來了,從此決定做各種惡,做各種善。
竇家的壹個仆人侵吞了竇的兩萬兩銀子。怕主人發現,寫了保證書,綁在女兒的胳膊上。憑證上寫著:“永遠賣掉這個女孩,並支付這筆錢。”仆人離家出走了。竇於君發現了這件事,燒掉了仆人寫的債券,並把仆人的女兒撫養成人。女兒長大後,竇為她準備了嫁妝,嫁給了壹個幸福的丈夫。
有壹年,正月初壹,竇去廟裏拜佛,搜出白銀200兩,黃金30兩。他想這壹定是朝拜者的失物,就在廟裏等失主。等了很久,我看到壹個男人在哭,在自言自語。竇於君問他為什麽哭。那人說:“我父親被綁匪抓走了,將被處決。最後找親戚朋友借,得了200兩銀子,30兩黃金。我要用這些金銀贖回我的父親。我不知道我的錢包丟了。”竇於君把所有的金銀都還給主人,並給了他壹筆路費。
竇還做了許多助人為樂、方便他人的好事,受到人們的稱贊。有的親戚朋友沒錢買棺材,棺材葬禮都是他出錢;如果有窮孩子嫁不出去,他就資助他們結婚,這樣外面就沒有丈夫,裏面也沒有怨婦;對於那些窮得生活不下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讓他們有資本做生意。在他的幫助下,到處都有數不清的窮人可以謀生。他還建立了40個書院,收藏了數千冊書籍,聘請學者為師,為沒錢的窮孩子出錢。
壹天,竇又做了壹個夢,夢裏他的父親對他說:“妳多年來做了許多好事。因為妳的大德,上帝延長了妳三年的壽命,給了妳五個寶貴的兒子。他們將來都會非常優秀,妳死後可以上天堂。”從那以後,竇於君更加努力地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後來,他的妻子接連生了五個兒子。
竇於君嚴格管教他的五個兒子。比如他的家庭儀式,都是按照古代的儀式進行的。男人不會亂來,女人也不會亂來。男人努力工作,女人勤奮工作,和睦相處,盡孝道。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德才兼備,舉止嚴謹,相繼從署畢業:長子竇儀,官至尚書;次子燕都,翰林學士;三子竇侃,為官主政;竇卓,任;五子竇儺,左為補缺。當時人們稱贊他們為“竇氏五龍”。當時名人馮道贈詩:“燕山鬥,教子有義方,老靈樹,桂花五枝。”“五子考上科”這個成語也來源於此。
竇於君能夠讓他的五個兒子和睦相處,個個都很孝順父母,學業也很成功,這和他的教育方法是分不開的,所以他說“竇燕山有正直的壹面。”什麽是“正義的壹面”?這個詞最早出自《左傳》?隱居三年:“義教”指壹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則,後來也指家教。沒有規則,方圓。
“竇燕山有正義的壹面”,這裏的“正義的壹面”有兩層意思:壹方面,對待孩子只是教育,沒有好的方法是不可能的。好的方法是嚴格合理的;另壹方面,壹個正直的人首先要端正自己,註重自己的修養,做克己有利的事。為什麽晚輩要有不良行為,就是以身作則為先,父親的榜樣會對兒子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