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如何辯解貶和褒兩字?

如何辯解貶和褒兩字?

部首筆畫

部首:貝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MTPY 五筆98:MTPY 倉頡:BOHIO

筆順編號:25343454 四角號碼:72832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8D2C

基本字義

1. 給予低的評價,與“褒”相對:~低。~義。褒~(a.評論好壞;b.指出缺點)。 2. 減低,降低:~值。~職。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貝,乏聲。本義:減少;減損) 2. 同本義 [abase;detract;lower;reduce]

貶,損也。——《說文》

貶,減也。——《廣雅》

何以不氏,貶。——《公羊傳·隱公二年》。註:“猶損也。”

貶食省用。——《左傳·僖公二十壹年》 3. 又如:貶顏(容顏瘦損);貶樂(減少聲色之娛);貶價(降低價格);貶悴(瘦損憔悴) 4. 降級 [demote;reduce to a lower rank]

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三國誌·諸葛亮傳》 5. 特指降職並外放;貶謫 [demote;oust;dismiss from office]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其後修貶 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歐陽修《瀧岡阡表》

貶連州刺史。——《舊唐書·劉禹錫傳》 6. 又如:貶斥(官吏被貶黜);貶書(黜退的文書);貶謫(把有過錯的官員降職並派往遠離京城的地方) 7. 給予低的評價。與“褒”相對 [belittle;degrade;underrate]

《春秋》以壹字為褒貶,然皆數句以成言。——杜預《春秋左氏傳序》 8. 又如:褒貶(評論好壞);貶身(謙沖有抑,不與人爭名利);貶謗(貶低,毀謗);貶彈(貶低和指斥) 9. 抑退;謙退 [resign;depreciate]。如:貶晦(謙退,韜晦);貶匿(謙退,韜晦) 10. 掖;塞進 [tuck into a pocket;thrust into a crack]。如:把錢貶在腰裏

常用詞組

1. 貶斥 biǎnchì

(1) [denounce]∶貶低並斥責

至於那些捕風捉影的無根據的貶斥,他絲毫也不懼怕。——《祖沖之》 (2) [dismiss from office;demote]∶官吏被貶黜 2. 貶黜 biǎnchù

[dismiss from office;oust] 降低或罷免官職 3. 貶詞 biǎncí

[expression of censure;derogatory term] 對描述對象有貶損意義的詞。如:庸俗、汙濁 4. 貶低 biǎndī

[detract;belittle;abase;reduce] 故意降低應有的評價

貶低同時代的人 5. 貶毀 biǎnhuǐ

[belittle and slander] 降低評價並誣蔑 6. 貶價 biǎnjià

[reduce a price] 降低貨物價格

貶價出售 7. 貶損 biǎnsǔn

[derogate] 貶低損毀 8. 貶義 biǎnyì

[derogatory sense] 詞語和句子有貶低之義 9. 貶義詞 biǎnyìcí

[derogratory term] 見“貶詞” 10. 貶抑 biǎnyì

[belittle;lower;underrate] 貶低並壓制

我無意用聳人聽聞的貶抑之詞來描繪我們法律的弱點 11. 貶責 biǎnzé

[depreciate;censure] 貶毀責備 12. 貶謫 biǎnzhé

[relegation] 官吏降職並調往遠方就任 13. 貶職 biǎnzhí

[oust;demote] 從較高的職位降到較低的職位 14. 貶值 biǎnzhí

(1) [devaluation;depreciation]∶降低本國單位貨幣的含金量或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幣的比價

美元按外幣計算貶值了 (2) [devaluate;depreciate]∶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現也泛指事物的價值降低,與“升值”相對褒bǎo bāo 中文解釋 - 英文翻譯 褒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褒 bǎo

部首筆畫

部首:衣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5

五筆86:YWKE 五筆98:YWKE 倉頡:YODV

筆順編號:413225112343534 四角號碼:00732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8912

基本字義

1. 贊揚,誇獎,與“貶”相對:~獎。~揚。~貶。~義詞。 2. 衣襟寬大:~衣博帶。 3.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陜西省勉縣東南。亦稱“有褒”。

褒 bāo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衣,保聲。本義:衣襟寬大) 2. 同本義 [loose]

褒,衣博裙。——《說文》

豈必褒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論》 3. 又如:褒袖(寬大的袖子);褒衣博帶(大衣服,寬帶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4. 高大;廣大 [high;tall;vast]。如:褒益(增廣補益);褒增(誇大增益)

〈動〉

1. 嘉獎,表揚 [commend;honor;praise]

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又如:褒贊(贊揚稱美);褒顯(褒揚。稱美顯揚);褒賞(獎賞)

常用詞組

1. 褒貶 bāobiǎn

(1) [praise and disparage]∶贊揚和指責,借指評論好壞

操嘗造花園壹所;造成, 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壹“活”字而去。——《三國演義》

褒貶是非 (2) [speak ill of]∶說…的壞話,惡意批評(偏義復詞)

別在背地裏褒貶人 2. 褒禪山 Bāochán Shān

[Baochanshan mountain] 舊名華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褒禪,指唐代的高僧慧褒,曾在此築廬定居,最後葬在此,故名褒禪山 3. 褒獎 bāojiǎng

[praise and honor] 表揚、嘉獎和獎勵 4. 褒揚 bāoyáng

(1) [cite;praise]∶贊美表揚 (2) [commend]∶滿意地講起 5. 褒義 bāoyì

[commendatory] 詞句含有褒揚或歌頌意義 6. 褒義詞 bāoyìcí

[commendatory term] 含有褒義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