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文言文實詞的網頁

文言文實詞的網頁

1. 最大的古詩詞網站有哪些

唐詩賞析:

宋詞賞析:

推薦妳下載《中華詩詞》、《中華古詩文》

《中華古詩文》豪華版主要面向大眾用戶,軟件內收錄了壹個龐大的中文書庫供您使用,目前作品主要分四大部分:“中華詩詞”、“中華散文”、“中小學古詩文”與“附錄”。

“中華詩詞”遴選上自先秦《詩經》、下至現當代著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五千余首,並為多數重要作品提供了較為詳盡的註釋資料(若有必要,您可從《中華古詩文》特別版當中導入《全唐詩·全宋詞·全元曲》、《全宋詩》等大型作品庫);

“中華散文”分《經》、《史》、《子》、《集》四部,收錄古往今來重要的散文作品,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見詩詞部分)、《尚書》、《禮記》、《儀禮》、《周易》、《春秋(三傳)》、《國語》、《戰國策》、《老子》、《莊子》、《列子》、《荀子》、《公孫龍子》、《鬼谷子》、《孫子》、《尹文子》、《墨子》、《韓非子》、《淮南子》、《金剛經》、《四十二章經》、《心經》、《六祖壇經》、《世說新語》、《茶經》、《聊齋誌異》、《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古文觀止》……等(若有必要,您可從《中華古詩文》特別版當中導入《全唐文·唐前古文(稿)》、《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及《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大型作品庫);

“中小學古詩文”緊扣中、小學現行語文教材,分為“小學部”、“初中部”與“高中部”三個部分,系統全面地整理了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當中出現的所有文言文、古詩詞篇目,並搜集了大量相關教學輔導資料,以方便在校師生們使用;此外,還精選了壹批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文言文名篇,供學生課外閱讀學習之用;

“附錄”部分提供了許多補充資料,如“詩詞常識”:《詩品》、《二十四詩品》、《白香詞譜》、《人間詞話》、《平水韻部》、《詩詞格律(王力)》、《詩律淺說》、《詩韻新編》、《詞學名詞釋義(施蟄存)》、《格律術語簡釋》、《六壹詩話》等;“外國文學選讀”:《莎士比亞詩集》、《泰戈爾詩集》、《各國名詩選》千余首;“兒童文學選讀”:《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王爾德童話》、《愛的教育(亞米契斯著)》;“古代蒙學”:《幼學瓊林》、《聲韻啟蒙》、《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詩》等;針對中小學教與學的需要,我們選錄了壹批實用的文言文學習資料:如“文言文實詞”、“文言文虛詞”例釋、《成語小辭典》等;此外還有《名勝對聯集錦》、“沈從文作品選”……等等。

2. 中學有哪些文言文實詞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附錄了重點掌握的常見文言詞,其中實詞150個,為便於學生能夠有系統的進行學習, 特將此150個實詞的壹詞多義進行系統的整理,每個詞的義項基本上以《辭海》的解釋為依據,盡量以本義、引申義的順序排列,同時也收入課本中出現的解釋。

對於個別不常用的解釋,為減輕學生的負擔,就不予收入。 1、愛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11、長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誠 18、除 19、傳 20、辭21、從 22、達 23、殆 24、迨 25、當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發 32、方 33、非 34、復 35、負 36、蓋 37、鼓 38、故 39、顧 40、固41、歸 42、國 43、過 44、何 45、恨 46、後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間 56、見 57、解 58、進 59、盡 60、就61、舉 62、絕 63、堪 64、克 65、類 66、憐 67、臨 68、彌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內 74、判 75、期 76、奇 77、遷 78、請 79、窮 80、求81、去 82、勸 83、卻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勝91、識 92、使 93、是 94、適 95、書 96、孰 97、屬 98、數 99、遂 100、率101、說 102、私 103、素 104、湯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圖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惡 114、微 115、聞 116、相 117、謝 118、悉 119、信 120、興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許 126、陽 127、要 128、宜 129、遺 130、貽131、易 132、陰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獄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質 143、治 144、諸 145、賊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愛(1)名詞。

恩惠。(古之遺愛也《左傳》)(2)動詞①加惠於人。

(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過秦論》)②喜愛,愛護。(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觸龍說趙太後》)(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③吝惜,舍不得。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壹牛。《齊桓晉文之事》)(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過秦論》)④憐惜。愛其二毛(憐惜鬢發花白的老人)。

(《左傳》)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指南錄〉後序》)⑤通"",隱蔽,躲藏。

愛而不見,搔首踟躇。(《靜女》)(3)形容詞。

吝嗇。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齊桓晉文之事》)2、安(1)形容詞。①舒適,安適。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穩。風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③安全。謝莊遂安。

(《馮婉貞》)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季氏將伐顓臾》)(2)動詞。①養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②安置,安放。

離山十裏有王平安營。(《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3)代詞。

哪裏,怎麼。沛公安在。

(《鴻門宴》)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3、被(1)名詞。被子。

壹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楊修之死》)(2)動詞。

①覆蓋。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未幾,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②遭受,遇到。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荊軻刺秦王》)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論積貯疏》)③施加,施及。去亂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茍》)(3)介詞。表示被動。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 (4)pi ,通"披",動詞。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將軍身披堅執銳。

(《陳涉世家》)②披散,披著。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屈原列傳》)4、倍(1)動詞。①加倍。

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五蠹》)壹人予二十金,骨微傷……壹人倍之,傷膚。

(《獄中雜記》)②增加。焉用亡鄰以倍鄭。

(《燭之武退秦師》)③通"背",背向。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與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淮陰侯列傳》)④通"背",違背。

倍道而行,則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論》)⑤背叛。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2)量詞。

照原數加壹次。然言其戶口,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唐雎不辱使命》)(3)副詞。

越發,更加,倍加。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5、本(1)名詞。①草木的根。

芙蕖與草木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芙蕖》)②草木的幹莖。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種樹郭橐駝傳》)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傳》)然墨之道,兼愛為本。

(《中山狼傳》)④本業,指農桑。強本而節用。

(《天論》) 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論積貯疏》)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廢。(《〈指南錄〉後序》⑥版本。

已後典籍皆為板本。(《活板》)⑦奏本。

別具本章。(《獄中雜記》)(2)量詞。

①草木花卉壹株稱壹本。新松郁郁三千本。

(陸遊詩)②書籍壹冊稱壹本。若印數十。

3. 文言文實詞有哪些

壹、愛 “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並加 以“愛護”嘍。

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愛莫能助 愛屋及烏 節用愛民 愛不釋手 愛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後又用於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安撫、安慰”等義。 ■居安思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既來之,則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無恙 安土重遷 安居樂業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義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 ■被堅執銳 澤被後世 被發左衽 被褐懷珠 被甲枕戈 扇枕溫被 四、倍 “加倍”是後起常用義, “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故而又可 引申為“違背”,這壹義項意義與“背”同。 ■事半功倍 鄉利倍義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 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 來、原來”之義。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難移 變本加厲 英雄本色 無本之木 六、鄙 “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後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齷齪 貴遠鄙近 七、兵 “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

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略,戰術”等義。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 兵強馬壯 兵出無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臨城下 兵戎相見 哀兵必勝 按兵不動 厲兵秣馬 八、病 “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並為之“擔心、憂慮”。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貧病交攻 無病 *** 同病相憐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察言觀色 明察秋毫 習焉不察 靜觀默察 十、朝 “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朝三暮四 改朝換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毀 朝聞夕死 朝歌夜弦 朝發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爭朝夕 班師回朝 枵腹終朝 十壹、曾 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後借為“增”義。

虛化為“曾經”(念céng)。 ■似曾相識 曾經滄海 曾幾何時 曾母投杼 曾參殺人 十二、乘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壹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

做名詞時指“兵車”,後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壹“乘”計有壹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乘人之危 乘堅策肥 乘龍快婿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衣輕乘肥 因利乘便 有機可乘 十三、誠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壹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等義。

■誠惶誠恐 開誠布公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心悅誠服 十四、除 “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除舊布新 斬草除根 興利除弊 清宮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辭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壹是“口供”,壹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壹般的“話、言辭”。

既是“話”,壹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壹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壹種文體”(如“楚辭”) ■不辭而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不達意 辭微旨遠 卑辭厚幣 壹辭莫贊 假人辭色 大放厥辭 萬死不辭 壹面之辭 義不容辭 以文害辭 溢美之辭 十六、從 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

“隨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於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從壁上觀 從長計議 從善如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從壹而終 過從甚密 合從連橫 三從四德 力不從心 棄筆從戎 何去何從 擇善而從 十七、殆 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著因果關系,它們之間是壹種因果引申。

後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 ■百戰不殆 殆無孑遺 車殆馬煩 知止不殆 殆無虛日 十八、當 當”原義是“面對、對著”。

“阻擋”當然要“面對”,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

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 ■門當戶對 銳不可當 當仁不讓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壹面 當機立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務之急 當之無愧 老當益壯首當其沖 安步當車長歌當哭 對酒當歌 豺狼當道 快意當前 螳臂當車 壹馬當先 旗鼓相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