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考取京都帝國大學,選修中國文學。
1926年京都帝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畢業,1928年赴中國,在北京大學留學。
1931年回國,任教於母校京都大學,並任東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尚書正義》與《毛詩正義》的校定,並與青木正兒從事元曲的校註。
1939年任東方文化研究所經學文學研究室主任。
1945年任東方文化研究所商議員。
1946年任文部省人文科學委員會委員。
1947年任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同年以《元雜劇的研究》獲文學博士。
1947年參加創刊《中國文學報》。
1953—1954年赴美國考察,在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下,從事中國問題研究。
1954年參加《世界美術大系》(26卷本,平凡社刊)第14卷《宋元畫》的編寫。
1955—1956年任《中國古典選》(10卷本,朝日新聞刊)主編。
1955—1958年參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平凡社刊)中國文學部分的編寫。
1959年在日本中國學會第11屆學術大會上作了《宋詩的地位》的報告。
1959—1961年參加《中國古典文學全集》(33卷本,平凡社刊)的編譯,主編第7卷《京本通俗小說·清平山堂活本》
1960年赴莫斯科參加第25屆國際東方學家會議。
1962年參加“《詩品》的綜合研究”(此項目文部省科學研究費撥款90萬日元),具體負責“《詩品》的批評與它的對象的研究”。
1963年在日本中國學會第15屆學術大會上作了《從文學史上看明代》的報告。
1965—1966年任《世界文學小辭典》的編集委員兼中國文學主編。
1967年在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任內退休,改聘為名譽教授,獲國家文化勛章。
1970—1974年參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平凡社刊)中國文學部分的修訂。
1973年參加《中國講座》(5卷本,築摩書房刊)的編寫,主編第2卷《舊體制下的中國》。
1975年任日本政府文化使節團團長訪問中國。同年出席日本文部大臣永井道雄召開的文明問題座談會,任會議顧問。
1976年任《中國古典名著總解說》(自由國民社刊)的總指導。
1977年與小川環樹壹起完成編輯《中國詩人選集》(33卷本,巖波書店刊)。同年7月,日中文化交流協會68次常任理事會聘請為該會顧問。
1978年任京都日中學術交流座談會顧問。
1979年4月再次應邀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