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太姥爺是什麽輩分

太姥爺是什麽輩分

曾祖輩

太姥爺是曾祖輩。輩分是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主要分為長輩、平輩和晚輩。中華文化底蘊深厚,人名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內涵,更重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別,幾千年來壹直延續至今。輩分,對於壹個人來說,壹生下來就被確定了,自己別無選擇。同宗族之間的輩分是嚴格遵守的,比如說稱呼必須準確。

輩分

輩,即世,世代。輩分,便是家族間的世系次第。如今,對於壹個家庭三代人之間的稱謂,每個人都很清楚,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也不至於弄錯。

不過,對聚族而居的幾百甚至上千人的大家族而言,可不僅限於這三代人,長子長孫,即長門人的後裔,與末門人的後裔,在同壹年齡段相差幾輩,很常見。

清中葉,學者梁章鉅在其著作《稱謂錄》中,對各類稱謂:宗族、帝後、官員、科舉、百工、僧道、自稱等,都有很詳細的考證。我們壹起來看看輩分的排列吧。

自身為壹代,父以上曰祖,子以下曰孫。

祖輩。父。此漢字,最早出現於商代甲骨文。西周《詩·小雅·蓼獲》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民間俗稱:“爹爹”、“爸爸”。

祖父:也稱“王父”。《禮·曲禮》上曰:“祭王父曰皇祖考。”疏:“王父、祖父也。”《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可見,在夏商周時期,已有“祖父”這個稱謂。如今俗稱:“爺爺”。

曾祖父:王父之父,“曾祖王父”的簡稱。我國最早的詞典《爾雅·釋親》曰:“王父之父為曾祖王父”。俗稱“太爺”,又稱曾祖王父、太翁、次長祖、曾翁、曾門、曾大父、曾太公、大王父等。

高祖父:曾祖王父的父親,即爺爺的爺爺,“曾祖王父之考為高祖王父。”郭璞註:“高者,言在上。”也稱“太尊”。李善曰:“太尊,高祖也。”俗稱:“祖太爺”或“祖宗”。

太祖:原為“大祖”。西周《詩·周頌·雕序》雲:“讎(雍)。娠大祖也。”遠祖,稱高、曾祖以上的遠代祖先。按《公羊傳·莊公四年》雲:“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

先祖:遠代的祖先。按《書·多士》曰:“乃命爾先祖成湯革夏。”關於始祖乃祈得姓的祖先稱謂。又《儀禮·喪服》曰:“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所自出。”鄭玄註:“始祖者,感神靈而生,若稷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