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筌的國語詞典是:言語的跡象。唐.許康佐〈宣尼宅聞金石絲竹之聲賦〉:「事寧同於想像,理實_於言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也作「言詮」。註音是:壹ㄢ_ㄑㄨㄢ_。拼音是:yánquán。結構是:言(獨體結構)筌(上下結構)。
言筌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言語的跡象。
二、引證解釋
⒈參見“言_”。參見“言_”。引《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成玄英疏:“筌,魚笱也。”後因稱在言詞上留下的跡象為“言筌”。南朝齊王融《懺悔三業門頌》:“樂田生滅,患以身全,業資意造,事假言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魯迅《南腔北調集·世故三昧》:“不過凡事壹說,即落言筌,不再能得三昧。”
三、網絡解釋
言筌言筌,讀音yánquán,是漢語詞語,釋義言詞上留下的跡象,出自《莊子.外物》。
關於言筌的詩句
言筌暫兩忘小臣丹悃托言筌言筌暫兩忘
關於言筌的成語
得魚忘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筌_壹悟
關於言筌的詞語
以筌為魚得意忘筌得魚忘筌群言堂壹言堂
關於言筌的造句
1、因為有這樣的坦蕩,因為有不肯落人言筌的警惕。
2、因為,壹落言筌,便失本意,反不如說上幾句“奈何!”更具有啟發意義。
3、去過,玩過,看過,感受過,思念過,然後不落言筌,文字算個鳥。
4、“‘西學’而‘東漸’這樣壹種說法,太以‘西學’為主詞謂述了,頗落了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主義’言筌。
5、宋代以後,有不少詩話家不主張詩中發議論,認為詩以不犯本位為高,議論便落言筌,不是詩的本色。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言筌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