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指掌、知己知彼、壹清二楚、洞若觀火、管窺蠡測
壹、了如指掌
解釋: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裏給人家看壹樣。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八佾》: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譯文:何晏集解引用包都說:“孔子說有的人說知道柿禮的人,在天下的事,如果指點掌中之物,說它容易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指對事物十分了解
近義詞如指諸掌、洞若觀火、知己知彼、旁觀者清、了若指掌、如數家珍、爛如指掌、了然於目、管窺蠡測、壹清二楚、壹目了然
反義詞心中無數、疑團莫釋、壹臉茫然、壹團漆黑、不得要領、壹無所知、摸不著頭腦、不甚了了、似懂非懂、不得而知、不知所以
二、知己知彼
解釋: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示例:知道自己怎麽想的,也應該知道別人是怎樣想的,作戰百次也不失敗。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知彼知己、心中有數、自知之明
反義詞心中無數
三、壹清二楚
解釋:十分清楚、明白。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壹清二楚,不然怎麽能當好媽媽的保鏢呢。”
近義詞涇渭分明、壹清二白、壹五壹十、歷歷在目、清清楚楚、歷歷、歷歷可數、了如指掌、黑白分明、壹目了然、壹覽無余
四、洞若觀火
解釋: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壹樣。
出自:《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示例:否則怎樣,他卻沒有說。但這是“~”的,否則,就不給。 ◎魯迅《華蓋集續編·記“發薪”》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洞見癥結、壹望而知、洞燭其奸、洞如觀火、明察秋毫、洞察壹切、管窺蠡測、了如指掌、壹目了然
反義詞窺見壹斑、管窺蠡測、不知就裏、霧裏看花、莫明其妙、不可思議、管中窺豹、隱隱約約、大惑不解、千頭萬緒、不得而知、莫名其妙、壹葉障目
五、管窺蠡測
解釋:管:竹管;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
出自: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譯文:以管窺天,以螺旋測海,以筳撞鐘,難道能理解其中條款,考究原理,從他的口音呢。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盲人摸象、坐井觀天、壹知半解、管中窺豹、以蠡測海、以管窺天
反義詞高瞻遠矚、洞若觀火、壹目了然、統籌全局、縱觀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