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舟”的成語有:風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破釜沈舟(pò fǔ chén zhōu)、逆水行舟(nì shuǐ xíng zhōu)、?舟車勞頓(zhōu chē láo dùn)、?同舟***濟(tóng zhōu gòng jì)。
壹、風雨同舟
1、釋義在狂風暴雨中同乘壹條船,壹起與風雨搏鬥。
2、出處: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舉例造句: 諸公熱誠毅力,十倍仲愷,當有善法,濟此艱難。庶幾風雨同舟,危亡***拯。
二、破釜沈舟
〝破釜沈舟〞是壹個漢語成語,釋義:釜,煮飯用的壹種鍋;舟,船。意為打破飯鍋,鑿沈渡船,借以比喻決壹死戰、亦即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具體信息如下:
1、《孫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2、《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3、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尚恐無救於事"。(見《史忠正公集》
三、逆水行舟
逆水行舟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出自《蒞山西票商歡迎會學說詞》。
具體信息如下:
1、清·梁啟超《蒞山西票商歡迎會學說詞》:"夫舊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為人之處於世也,如逆水許舟,不進則退。"
意譯壹下就是:能夠應循守舊,這樣就算結束了!但是我覺得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好象逆水行舟,不前進就會退步。
2、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四、舟車勞頓
舟車:船和馬車。現在泛指壹切交通工具。勞頓:勞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勞困頓。
具體信息如下:
1、釋義 舟車:船與馬車,現在泛指壹切交通工具。勞頓:勞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勞困頓。
2、出處?錢鐘書《圍城》第二章:"那兩位記者都說:'今天方博士舟車勞頓,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3、示例 等回到保定,因為舟車勞頓,公事又多,曾國藩的眼疾,越發重了,而歲尾年頭,不如意的事,紛至沓來。
4、高陽《慈禧全傳》第二部二七
五、同舟***濟
同舟***濟是壹個漢語成語。舟是指船;濟是指渡,過渡。成語本意是坐壹條船,***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
具體信息如下:
1、出處: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舉例造句: 通常在林海裏人與人相遇,和在遠洋航海中同舟***濟壹樣,為什麽他竟這樣勢不兩立。只有壹個地球,人類應該同舟***濟。
3、故事: 春秋時期,有人問孫武怎樣用兵才能不敗,孫武回答說用兵布陣應該像蛇壹樣反擊獵手,蛇形陣能夠首尾兼顧成為壹個整體,孫武說吳國人與敵對的越國人同舟遇到風浪都能同舟***濟,何況這些無仇的士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