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這是壹件大好事。當今聖上不拘壹格選拔人才,自然會備受老百姓歡迎,收視率肯定低不了,所以連大詩人杜甫都去了。如果他能被選中的話,無疑將是壹段千古佳話。可惜這次“達人秀”的評委卻找錯了人,他的名字叫李林甫。
李林甫大家都知道,榮登“中國歷史十大奸臣榜”,“口蜜腹劍”這個成語就是專門為他發明的。大凡奸臣,在民間的“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李林甫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是怎麽回事,所以他絕不能讓這些民間的“達人”們在皇上面前口無遮攔地亂說壹通。因此,李林甫開創了厚黑評委的先河----壹個也不通過,全部淘汰!
痛快是痛快了,可皇上那邊怎麽交代呢?唐玄宗為這次“達人秀”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怎麽連壹個達人也沒選上來?李林甫不愧是百年難遇的大奸臣,他只用“野無遺賢”四個字就全解決了----在皇上您的英明領導下,全天下的賢才都通過科舉考試收到您的帳下了,民間不可能有漏網的賢才。
這個馬屁拍得真是有水平,不光給自己找了個借口,更讓唐玄宗打心底裏美了壹把:當年曾祖唐太宗曾宣稱“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現在我也不差!
無獨有偶,3000多年後,類似的事又發生了壹次,這次的評委是另壹位大奸臣蔡京,而且他玩得更大,矛頭直指朝廷百官。
宋徽宗崇寧元年,蔡京被提拔為尚書左丞,為了體現他身為百官之首的作用,他主持了對朝廷580多位官員的壹次大考評。考評的標準只有兩個,壹個是正,壹個是邪。其中,正又分上中下三級,邪除了這三級外,還特別加了壹個“邪上尤甚”,就是邪得不能再邪了,可見蔡京對“奸邪小人”的切齒痛恨。
考評結果出來後,老百姓都傻了眼----列入“正”方的,只有40多人,而列入“邪”方的則高達540多人。
怎麽回事啊?蔡京這不成心在抹黑大宋官場嗎?要是讓皇上知道了,還不得把他的腦袋砍下來?別急,蔡京能從壹個小小的錢塘尉爬到現在的位子,這麽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兩年前,宋徽宗剛即位沒幾天,突然出現了日食,這種“天災”壹旦發生,皇帝們都得有點表示,於是宋徽宗就下詔,讓大家暢所欲言,有什麽對朝廷、對自己不滿的,都可以說出來。
文武百官可能是覺得這回有老天爺做主,皇上不敢拿自己怎麽樣,就真的“暢所欲言”了壹番。到宋徽宗時北宋已病入膏肓,各種問題自然少不了,這壹番“暢所欲言”把宋徽宗給嚇壞了:原來這幫官員對我和朝廷有這麽多的不滿,太可怕了!
這就是蔡京這次大考評的背景,正是看準了徽宗對文武百官的不滿,蔡京才“準確”地得出了這樣讓人目瞪口呆的考評結果,在排除異己的同時,更讓徽宗加深了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
回頭看這兩個故事,李林甫和蔡京之所以能達成目的,將旁人看來不可能的事變得順理成章,其原因只有壹個,就是暗合了皇上不便明說的心理。
其實,歷史上絕大多數奸臣都是這樣,靠成全皇上不便明說的目的來實現自己的私欲。所以奸臣就像草籽,遍地都是,哪裏長得旺盛,壹定是那裏土壤的“功勞”。
不過,靠這種方式實現夢想的人多半也沒什麽好下場,比如蔡京,宋欽宗壹即位,就將他貶官流放,當時80歲高齡的老蔡京哪能經得起這番折騰,竟在半路活活餓死了。李林甫多虧死得早,沒趕上清算,不過他家裏人就倒黴了,不光家財被抄了個精光,壹大家人也都被發配邊疆,要多慘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