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名落孫山的意思和出處

名落孫山的意思和出處

名落孫山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名落孫山,漢語成語,出自宋·範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目錄成語資料字詞註釋原文註釋譯文成語示例導讀出處簡介展開成語資料字詞註釋原文註釋譯文成語示例導讀出處簡介展開

編輯本段成語資料拼音míng luò sūn shān。名落孫山典故漫畫註意落:不能讀作“là”。釋義孫山:指宋朝的壹位才子。[1]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落選。結構主謂式近義詞壹敗塗地、屢試不中、壹落千丈 相反詞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名列前茅造句 小明準備了很長時間去復習,但他去看成績單時 ,發現他自己名落孫山。編輯本段字詞註釋1. 吳:今蘇州壹帶。漫畫(2張)2.滑(gǔ)稽:能言善辯,應對如流。3. 赴舉:參加科舉考試。4.偕:***同,壹塊兒。5.失意:沒考取。 6.綴:附著。榜末:錄取名單的最後。7.解名:舉人的名單。 8.更:又。9.得失:是否考中。10.偕往:壹同前往。11、賢郎:這裏指老鄉的兒子。

原文宋吳人孫山,滑稽①(gǔ

jī)才子也。赴舉②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③。鄉人子失意④,山綴⑤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⑥,山曰:“解名⑦盡處是孫山,賢郎⑧更在孫山外⑨。” 註釋①滑稽:能說會道而且詼諧有風趣。 ②赴舉:去參加科舉考試。 ③鄉人托以子偕往:有個同鄉人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孫山,壹同參加科舉考試。 ④失意:指不錄取。 ⑤綴:附著 。⑥得失:取不取。 ⑦解名:舉人的名單。 ⑧賢郎:這裏指老鄉的兒子。⑨外:後面,由言不取。 譯文吳國有壹人叫孫山,是個說話詼諧風趣的才子。孫山去別的城參加科舉,同鄉人托孫山帶他兒子壹同前往。同鄉人的兒子未被錄取,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壹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孫山先回到故鄉。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說:“中舉人的名單上最後壹名是孫山,您的兒子排在我後面呢。” [2]編輯本段成語示例◎若不幸名落孫山,那時更自難堪。(清·黃小配《大馬扁》第壹回)◎剛剛恢復高考制度,我這個在碼頭幹了七八年裝卸工的初中生,就去碰運道,結果名落孫山。◎結果,買他的文章的人中了舉人,他自己反而名落孫山。◎《儒林外史》裏的那個範進,之所以壹直名落孫山,被那殺豬的老丈人恥笑,就是主考大人嫌他文字悖謬的緣故,從二十多歲,考到五十多歲,總是失敗而歸。編輯本段導讀說話詼諧風趣的才子孫山用幽默的語言回答了壹個難[3]以回答的問題,體現了他過人的機智。編輯本段出處簡介南宋範公偁(1126—1158)著。《過庭錄》壹卷,壹百壹十四條,不見諸家著錄。書中多述祖德,皆於紹興十七、八年(1147-1148)間聞之於父者(範直方1083—1152),故名《過庭錄》。“過庭”,出自《論語·季氏》之“鯉趨而過庭”語,是父親教誨子弟的言止。 範公偁,是範仲淹的玄孫、範純仁(1027—1101)的曾孫,生平無考。所著是壹部學術史料價值較高的筆記,是研究範氏家族珍貴的資料。

《過庭錄》主要記述範仲淹(989—1052)等祖輩事跡,有關施、政家訓等方面的內容,多切實有據,極度少溢美之詞,涉及宋朝大政、變法、官制等記載,亦可作正史研校之用。另外對宋朝文人名士、詩文雜事均有兼及,且保留了壹些名家名作之外的詩詞文句和佚事,如謂詩“在意而不在言”;又引歐陽修語,言詩不應只寫草木,而應“作人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純仁之曾孫也。其書多述祖德,皆紹興丁卯戊辰間聞之其父,故命曰《過庭》。語不溢美,猶有淳實之遺風。惟純禮自政府出守潁昌,史以為王詵之譖,此則以為中官閻守忠之譖,則未知孰是也。中亦間及詩文雜事,如記宋祁論杜詩實下虛成語,記蘇軾論中嶽畫壁似韓愈南海碑語,皆深有理解。其記蘇、黃集外文及燕照鄰、崔鷃諸人詩詞,亦多可觀。獨黃須翁傳即李靖、虬髯客事,而稱為已佚之異書,則偶誤記耳。” 今有:《墨莊漫錄·過庭錄·可書》孔凡禮等點校,中華書局,唐宋史料筆記叢刊,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