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並舉,釋義是:本國的(土)法和外國的(洋)法都采用。
土洋並舉,漢語成語,拼音是tǔ yáng bìng jǔ,意思是本國的土法和外國的洋法都采用。出自:古華《芙蓉鎮》第二章:這座建築物,真可謂土洋並舉、中西合璧了。
分詞解釋:土(拼音:tǔ)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地面上的土堆或土塊。土的本義為土地,又指土壤。由土地引申為家鄉,又指本地的、地方的,由此又引申為出自民間的、民間產的。此外土還指不合潮流的或不開通的。
洋,漢語壹級字,讀作洋(yáng),本義指古水名。昆倉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註於醜塗之水。——《山海經》。漢水又東,右會洋水。——《水經註》。
舉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產生時代可能更早。舉古字形從手、與聲,後來手變為?,寫作舉。本義指舉起、擡起;又引申指有起動性的動作行為,有動、名兩用;動詞性如舉辦、舉行,名詞性如舉動、舉止。舉也表示全,如舉國、舉家。
學習成語的意義: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語言文化的核心。學習成語,不僅有助於我們學習掌握中華傳統文化,而且有助於我們使用語言更加準確、靈活、形象化和豐富,可以把有限的詞語有效地表達出豐富的意義。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語言,才能準確、靈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從而更好地與別人溝通交流。而成語的準確、靈活、形象地表達,可以使表達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練,更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我們的語言表達更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