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毛遂自薦的詩有哪些?

關於毛遂自薦的詩有哪些?

《少年行》唐·張昌宗

少年不識事,落魄遊韓魏。珠軒流水車,玉勒浮雲騎。

縱橫意不壹,然諾心無二。白璧贈穰苴,黃金奉毛遂。

妙舞飄龍管,清歌吟鳳吹。三春小苑遊,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沈,誰論名與利。依倚孟嘗君,自知能市義。

《求自試》唐· 竇常 ?

仙禁祥雲合,高梧彩鳳遊。沈冥求自試,通鑒果蒙收。

文墨悲無位,詩書誤白頭。陳王抗表日,毛遂請行秋。

雙劍曾埋獄,司空問鬥牛。希垂拂拭惠,感激願相投。

《及第後贈試官》唐· 高拯 ?

公子求賢未識真,欲將毛遂比常倫。

當時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隴右途中遭非語》唐·員半千?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

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

冠冕無醜士,賄賂成知己。

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

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

出遊非懷璧,何憂乎忌人。

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臥病聞吉中孚拜官寄元秘書昆季》唐·李端 ?

漢家采使不求聲,自慰文章道欲行。

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

雲歸暫愛青山出,客去還愁白發生。

年少奉親皆願達,敢將心事向玄成。

釋義: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攻趙,趙使平原君趙勝求救於楚。得十九人偕從,無以滿二十。“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縱)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壹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同“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既至楚,平原君與楚王言合從。日中不決。毛遂入,按劍迫楚王,說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從之約。毛遂謂十九人曰:“公等錄錄(同“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為不善相士,謂:“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毛遂為上客。

作者資料:毛遂 ( 公元前285年- 公元前228年),戰國時期趙國(今河北雞澤)人, ?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毛遂猝後葬於距雞澤縣城西北15公裏的永年區境內,毛遂墓墓冢高大,被永年列為“平幹八景”之壹,稱之為“毛遂高峰”。 由政府撥款重新修砌了墓冢,豎起“毛遂之墓”的新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