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巧用詩歌對聯激活歷史課堂

巧用詩歌對聯激活歷史課堂

摘要:文史結合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方法。歷史教師將詩歌對聯引入歷史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和文科綜合能力,是激活歷史課堂、提高課堂效益的有效途徑。

中國論文網 /9/view-1040387.htm

關鍵詞:詩歌對聯 興趣 歷史思維能力 文科綜合能力

“詩言史,史含詩”,文史結合歷來是中國學術的傳統。“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如果寫得好,會比歷史記載更能反映社會風貌。”因此,適時適度地引用文學作品,會讓歷史課堂更加生動,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以下是我將詩歌對聯引入歷史課堂的壹點體會,與同行分享交流。

壹、激發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壹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壹。”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感到輕松愉快,體驗到學習之美,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引用詩歌對聯,不失為激發學生興趣、創設良好氛圍的好方法。具體說來,對聯就像興奮劑,能讓平淡的知識變得妙趣橫生。如講袁世凱復辟帝制時,我就引用袁世凱死後群眾貼出的春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讓學生通過這壹明顯有問題的對聯,感受到其中“袁世凱對不住中國人民”的深刻內涵,從而體會到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使民主***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經驗證明,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個別思想開小差的同學,也能饒有興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相對於對聯的雅俗***賞、妙趣橫生,詩歌則以其工整優美的語句和情景交融的意境,更能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沈浸在美的氛圍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便會不啟而發。

二、啟發聯想,強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歷史是壹幕幕動人的話劇,而歷史教材卻是幹巴巴的壓縮餅幹,僅憑教材就要求學生理解到位、印象深刻是非常困難的。而詩歌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畫出了壹幅幅直觀形象的歷史畫面,讓歷史重現,使學生“走進”歷史,去觸摸歷史人物,感知歷史現象,從而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記憶。如講授南北朝佛教盛行的問題時,我與學生壹起朗誦、分析了杜牧的《江南春》,此後只要涉及這壹問題,學生的腦海中馬上會浮現出千古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又如,對東漢末年各軍事集團連年混戰,百姓生靈塗炭,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這段歷史,曹操的“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壹,念之斷人腸”的詩句,既形象又具體,能使枯燥的教材和形象的歷史畫面結合在壹起,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三、提供史料,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歷史學習的核心能力是歷史思維能力。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是我們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主要方式。此時,詩歌和對聯就是很好的史料來源。如講到辛醜條約時,我們就應當對李鴻章進行評價,這時就可以列出多種詩詞對聯,供學生分析利用。壹種是李鴻章的作品,如最有名的詩句:“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壹萬年來誰著史? 三千裏外覓封侯。”還有李鴻章自嘲聯:“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壹段春。”另壹種是他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如“壹生榮華出曾門,三朝輔政至中堂。少時有誌匡華夏,老來失策親虎狼。馬關喋血賣國契,糊裱難堵漏風墻。辛醜疊恨終嘔命,至死屈身背罵名。”在這樣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肯定會相當活躍,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壹定能形成比較理性的評價,長此以往,歷史思維能力自然提高。

四、加強學科聯系,提高學生的文科綜合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恰當適時地引用詩歌對聯和巧妙設問,是培養學生文科綜合能力的壹個有效方法。 如引用毛澤東寫於1956年6月的《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教師可以設問這壹作品寫於什麽時期,時值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第幾個五年計劃時期,考查歷史知識;設問詩中的高峽指什麽?有哪幾部分組成?讓“高峽出平湖”成為現實的水利工程是什麽?考查地理知識;設問這首詩的哲學啟示,考查政治知識。除此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詩歌對聯包含政、史、地等科相關知識,如果教師仔細推敲,巧妙設問,就能起到啟迪學生的智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把詩歌對聯巧妙適時地引入歷史教學之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文科綜合能力,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但對於詩歌對聯的挑選應當以服務於歷史教學為準則,否則便會偏離教學主題,不僅不會達到預定的效果,甚至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

[1] 侯峻.毛澤東思想研究,2008(4).

[2] 白壽彜.史學概論.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3] 韓景慧.經典文學入課來.新校園:理論版,2010(10)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