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夏天的焦熱,我不喜歡秋天的憂郁,我也不喜歡冬天的冷漠,可卻對春天的溫暖情有獨鐘。
春天來了,她仿佛是壹位慈愛的母親,她用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種子的頭頂,讓種子從舒適的“被窩”裏探出小腦袋;她用美麗的嘴唇親親花兒的臉頰,讓花兒萬紫千紅,爭競開放;她用細長的指尖為柳樹梳頭,讓柳樹抽出新葉,搖晃著自己美麗的秀發;她用芬芳的氣息柔柔地吹著天空。讓天空壹無雜質,美麗動人。
春天來了,她好似壹位音樂指揮家。她指揮喜鵲、布谷鳥在枝頭蹦蹦跳跳,唱出清脆婉轉的歌謠;她指揮可愛的小羊羔在母羊身邊跳躍、歡鬧、撒嬌,使母羊無奈又憐愛;她指揮小青蛙在荷葉上盡興舞蹈,盡情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大聲地叫;她指揮小魚在水中遊來遊去,並用自己的尾巴有節奏地拍打著水面。
春天來了,她多像是壹位個油畫家。她把閃著銀光的白色天地變成了多姿多彩的繽紛世界;她把含苞欲放的青色花骨朵兒變成了壹朵朵粉紅粉紅正在對著我們咧開嘴笑的桃花;她把壹片片單調、光禿禿的褐色土地變成了壹片片碧綠碧綠惹人喜愛的稻秧;她把銀粒兒壹般的種子變成了壹哇哇金黃金黃發出濃郁香味的油菜花。
2. 把古詩(春日)改寫成400字作文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來到泗水旁邊,遊覽美麗的風景。那裏百花盛開,香味撲鼻。遠處的山高高低低,若隱若現。壹條瀑布從天而降,正像李白寫的詩名壹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山腳下還有壹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裏面嬉戲。
在遠處,壹座小村莊被鮮花遮擋的若隱若現,到處都飄著花的香味。人們都知道有春風,但要真正的看到它,卻是通過萬紫千紅的景象,小花兒開了,小草兒綠了,小樹發芽了。。,是誰把它們喚醒的呢?哦!原來是春姑娘用那溫柔的手把它們喚醒了!
春天來了,春風把花兒都吹開了,到處飄著花香,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3. 古詩《春日》改寫成作文400字春天邁著輕快腳步姍姍來遲。遷徙的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它們嘰嘰喳喳地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小草羞羞答答地從土裏探出頭來,輕聲地問道:“春天來了嗎?春天在哪裏啊?”
柳樹讓風梳子梳著她嫩綠色的頭發,柔聲說“誰是春天啊?”
這時迎春花驕傲地說“哈哈,我就是春天。”
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就像在迎接春天。
春天終於到來,她有綠色的頭發,白皙的臉蛋,還有鮮花做的衣衫。
春天對花兒們說:“孩子們,春天就是妳們啊,妳們就是美麗的春天!”
4. 將壹篇描寫春天的古詩改寫成壹篇散文《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裏白沙堤。 改寫散文: 壹盤春卷下肚,就著兩只香椿炒雞蛋,我和元縝各飲美酒壹鬥。
乘著酒性,我們往孤山寺而去。 踏節而漫,泥泥小徑兀自滑滑的,而空氣中早已微薰的萋脆的滋味就更加地濃郁了。
壹擡眼,孤山寺已經近在跟前。壹陣肅穆的梵樂佛音飄來,讓我心裏頓時產生幾分莊嚴的感覺。
而不喜歡阿彌托佛的老元卻壹把把我拉向通往賈亭的小道。 西子湖,千萬年來,壹直就像個多情善詩的少女,眼光裏漾著無邊的春水。
賈亭就在西子湖畔,像個多情的文人,守護著他的情侶----西子。這天,正是早春天氣,雲色低卷陰淺,壹絲壹卷,懶懶地在天末舒展開。
而西子的波光也在極目的遠處和那低回的垂雲壹般的高、壹般的色顏了。 小息在賈亭木欄,遙視亭西的株株楊樹、柳樹、杏樹,還有那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嫩黃初翠的雜樹,以及填充這樹與那樹之間空缺處的細柔豐媚的卉草,已經有點微醺的我有點陶然了。
站立不住間,我壹把我扶著亭子間的雕柱。這時候,幾只早早出窩的黃鶯飛鳴著、爭鬧著,從棵棵樹木裏追逐出來,壹晃就不見了蹤跡。
回顧亭子北面,那裏有壹家農家院舍,幾個也許是住在那裏的燕子此時正7a64e58685e5aeb931333264623862在亭子飛檐上啁啁地叫著,嘴巴裏叼著塊塊新鮮的泥土。亭子的東面更加醉人了:那裏有紛亂撲眼的鮮花,高高的花枝招展,惹得我們的眼睛都漸漸地迷亂了。
壹騎輕快的馬匹從花叢來,地面的青草淺淺的,剛好可以把馬蹄淹沒。 擡眼望去更遠的綠樹掩映下的西湖,那裏的垂楊依依,白沙熠熠,真正是春天的好去處啊。
面對此情此景,我心中的浩然詩興如同錢塘江的春潮,洶湧不可阻擋,壹下子噴薄而出。
5. 把古詩春局寫作文400字詩中的“春”
小時候,爺爺是教師,總是教我壹字壹句地朗誦古詩。見爺爺讀詩時,很奇怪,總會邊讀詩邊搖頭,聲音還頓挫抑揚。我問爺爺為什麽,爺爺大笑起來,還說:“邊讀詩邊搖頭,這才能讀出詩的韻味。”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詩的韻味是什麽,只是壹知半解地點點頭。
還記得我讀的第壹首也是會背誦的第壹首唐詩是《春曉》。我想,第壹次和《春曉》做朋友,壹定是始於春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問爺爺“聞啼鳥”是什麽意思,爺爺說,聞就是聽,當妳每天清晨起床時,不是時常會聽見鳥叫聲嗎?這就是“聞啼鳥”。哦,懂了。
我就這樣壹首首讀了下來,讀了很多描寫春天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哦,這句詩我懂得。壹團團野火在燃燒野草,但怎樣也燒不完還留根,當壹陣陣春風吹起,野草又重生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兩句我也懂得,我不喜歡這樣的景象,國家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滿城,荒木滿街。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眼前就出現了壹幅清淡的墨水圖,詩人最後壹句還用了疑問的句式,又讓我想象出壹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可看出詩人王安石是多麽思念家園啊!
朱熹有壹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漸漸地,我讀詩讀出了韻味,增長了不少知識。
春,在我的詩歌旅途中,壹路相隨。它占據了我所學的詩歌中的重要地位,給我無窮的啟發和感受,使我讀出詩的韻味。
6. 關於春天的作文 寫成記敘文 中間至少有3句古詩 600字春天絮語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昨日下午天氣陰霾,按照過往的經驗應該是下著綿綿春雨;古言說,“春雨貴如油”這兩天全國各地都是幹旱急報。
人們渴望著壹場春雨綿綿,潤濕那天氣幹涸的大地,給那春播下著及時雨,剛剛離開的冬天雪沒來,今年春季第壹場雨卻悄然而至。正如人生裏有些不期而遇的美好,總在妳淡忘時,在妳不存在希翼時也許會悄然而至。
早上下到樓梯間門口時,才驀然發覺,昨夜裏下了壹場雨。地上濕淥淥的,天空中依然灑著細細的雨點,有些涼涼的濕氣撲面而來,涼爽的天空夾雜著春的氣息。
今年春天的第壹場和風細雨就這樣悄然而至。也許是在我昨夜不曾察覺的睡夢裏。
壹年之際在於春;萬元復始。人們出戶外透透氣,享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春意盎然,我沿著平常早出的路線,向江邊的防洪墻上走來,清涼空氣撲面而至。
由於寒冬停止了晨練,近有壹月之余了。相隔長時間沒有來到這裏,對日新月異變化生疏了些,順著廣寬的利民路向西所見去年下半年剛剛才拆遷完的江埂旁;那些破爛不堪陳舊房屋已經蕩然無存,按規劃濱江大道二段的初見成效,壹條毛石路基呈現在面前。
我漫不經心地上了防洪墻,沿著江埂的栽種大小不壹的柳樹行行,根根柳條上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柔嫩的枝條漸漸綻出新芽兒,細小的兩個瓣兒,黃中透綠,在料峭的寒風中讓人感到絲絲暖意。還有枝條垂掛在路中間,撩來撩去。
那招搖過市,引起路人的註意,向人們報春來了。細柳仿佛輕聲細語地對人們說;我開始冬眠經過休整蘇醒了,顯露出青春活力,嫩芽也悄悄開始發青了。
青枝掛頭,枝條上冒著小小的細細絨絨苞蕾,那柳梢兒越抽越長,越長越綠,軟軟的,綿綿的,婀娜多姿,意氣風發,蕩漾在微風中,仿佛剛剛出浴的少女的長發,把春天的原野裝扮得格外靚麗。“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樹在春風中飄飄灑灑。
柳枝絨苞順風蕩漾,輕輕撫著臉寵上我人們逗著樂。提醒人們早春二月的到來。
盡情地享受著那和煦的春風,帶來了清新撲面的絮語。柳樹它有著無比的適應性,許許多多的須根深深地紮在泥土裏,伸向四面八方,緊緊地擁抱大地。
它沒有松樹的偉岸挺拔,也不像楊樹那樣正直不屈。主幹通常在二三米處就長出分枝,當紛紛揚揚的柳絮在春風裏輕盈舞動著和大地輕輕接吻,經過壹番“雲雨”後,便孕育出細嫩的芽芽,幾年之後長成小樹。
光滑柔軟的枝條狀若絲絳,紛披下垂。柳葉是單葉互生,葉片狹長但寬窄相宜,形如少女細長的眉毛,正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更有那“無心插柳柳成蔭”許許多多的須根深深地紮在泥土裏,伸向四面八方。細柳枝條絨絨,似如青春美貌女子善歌善舞擺弄的裙子,撒落於廣袤原野的懷抱裏。
春天絮語見物思情不禁想起了我老家門前池塘邊的柳樹,池塘四面就有三面是柳樹環抱,壹頭仰臥在池塘的水面上,龐雜毛根深深紮在池塘旁土地上,也有壹些則赤條條毛根露出馬腳伸長在池塘沿邊的水面旁。每當在這個時節,從樹桿上,透出的青枝細柳,萬條垂下綠絲絳,條條掛在池塘水面上。
微風吹拂,左右搖擺,垂下枝頭的柳絮,逗樂著漂浮在水上的大小小鴨子,鴨子在那柳樹下遊蕩,還不時地輕聲絮語和柳條聊天鬥鬥樂,鴨子總是伸長著頸子,天生好吃地張開了那扁扁長嘴,饞涎欲滴的舌頭向柳條添來添去。想壹口吃下柳絮開著的黃綠色的花,漂浮水面的鴨子始終得不到口中。
互相爭奪戰的鴨子嘰嘰喳喳吵鬧不息。得也有的是睡熟壹般。
單只鴨子沈思不語,顯得沈思,兩只鴨子躲開壹旁呱呱不息,互聊情感。大部分還是在細柳的陪伴下悠悠自得盡心地玩耍。
早春二月細柳長勢總是那麽整齊劃壹,使人聯想到[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我在防洪墻上站立了好半天,在細細的小雨綿綿,春風吹又生;江邊的垂柳青青,俏麗枝條在江上的微風吹拂之下,在面前搖曳。隨看著江上的船只,穿梭於黃金水道繁忙,壹幅早春圖畫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風景這邊獨好。
春滿人間這樣的情景交融的遐思。更使人們對美好春天的企盼。
呼喚著春天的來到!我愛春天,我愛看周圍生物欣欣向榮的景象,愛聽小河潺潺的流水聲和鳥兒嘰嘰喳喳的唱歌聲,愛嗅各種植物的清香。轉眼間,春天終於回來了,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人間,給大地披上了綠裝,撒下蒙蒙的細雨為大地輕輕地洗滌。
我們來到郊外,到處的花草樹木長出了嫩葉、嫩芽,開出了鮮花,大地上出現了星星點點的嫩草。小燕子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空氣真清新,我愛這裏的春天。”
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偶爾用尾尖沾了壹下水面,波紋壹圈壹圈地蕩漾開去。河裏的小魚兒在綠波中嬉戲,不時嘴裏還冒出幾個泡泡,小鴨子在水面上歡快地遊動。
許多五顏六色的小蝴蝶在美麗的花頭上站著,好象在贊美花朵的美麗。鮮艷的花引來的許許多多的蜜蜂,他們在五顏六色的花朵上向大地展示著他們優美的舞姿,花兒陶醉了,也輕輕地舞動著。
壹陣清涼的微風習習吹過,陣陣襲來的芬芳使我不由得駐足細細品味。那些帶有淡黃色的柳絲被輕輕的微。
7. 春天 古詩(加擴寫200字)村居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⑵醉⑶春煙。
兒童散學⑷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⑸。
註釋
⑴ 村居:住在農村。
⑵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學:放學。
⑸ 紙鳶: 鳶:老鷹。紙鳶:風箏。
題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方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壹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妳要的擴寫:
這是壹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綠地、暖陽、翠柳、紅花,到處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屋檐上,壹對小鳥正用那銀鈴般清脆悅耳的嗓音唱著美妙動聽的春之歌。
屋子內,剛剛還沈浸在美夢中的詩人高鼎被鳥兒的歌聲驚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這才發現:天已大亮了。於是高鼎立即穿衣起床。當他打開房門的那壹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開的大好景象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閉上眼睛,深吸著春天醉人的氣息,仿佛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此時此刻的高鼎,面對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發了寫生的念頭。
壹番整理之後,高鼎便背起行囊出發了。
壹路上,鳥兒和他同歌,蝴蝶與他***舞。那拂面的柔風,撲鼻的花香,更使他興致倍增。來到壹塊離河堤不遠的空地上,高鼎停下了腳步。“此處實乃作畫之寶地啊!”他壹邊興奮地自語壹邊高興地拿出工具,專心致誌地繪起了眼前的美景。
翠綠的草兒在陽光的沐浴下茂盛地生長;成群的黃鶯在天空中歡快地追逐嬉戲。岸邊的楊柳也情不自禁地擺動柔枝,隨著春天的節奏跳起了舞。這時,壹陣和煦的東風拂面而來,吹來了壹片歡聲笑語,吹來了壹群活蹦亂跳的身影。原來孩子們今天學放得早,大家壹致決定趁著吹東風這壹大好時機去放風箏。“放風箏嘍!”在大家的壹片歡呼聲中,五彩繽紛的風箏壹個接壹個地飛上了藍天。此刻的孩子們像壹個個春天的精靈,在春風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戲著……
高鼎看看眼前天人合壹的美景,不禁詩興大發,提筆在畫上寫下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若不夠的話/q?word=%B4%E5%BE%D3+%C0%A9%D0%B4&ct=17&pn=0&tn=ikaslist&rn=10
8. 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春曉》早已是廣為流傳、婦孺皆知,不少人將這首詩的主題解釋為“惜春”,其實不盡然。近日細讀孟浩然的諸多田園詩篇,對《春曉》壹詩又有新的體會。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很多人認為該詩的重點在於後兩句,也就是詩的主旨是嘆息春天的短暫易逝。但是結合詩人其他詩作以及當時詩人的生活境況、歷史背景細細讀來,卻另有壹番滋味在裏面。雖然第壹句“春眠不覺曉”因為太膾炙人口反而感覺淡薄,其實關鍵句還是起句,對春的意境詩人更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嘆和體會。
這句表現的是那些在春天貪睡的人,也就是那些“高人雅士”的逍遙世界。當時,知識分子多在朝中為官,他們要披星戴月地早早入宮上朝,根本不能貪睡懶覺。而那些鄙視世俗所熱衷的功名利祿的隱士們,卻可以在春天“眠不覺曉”。他們立身於榮華富貴之外,超然於世俗,融身於大自然的清雅和恬靜,令人艷羨不已。孟浩然的朋友王維的《田園樂》之六與這首詩意境非常相似:“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在雨後的春日早晨酣眠,窗外桃花含雨,落英繽紛;室內雅士怡然,無憂無慮,陶醉在陽春美景之中——這是典型的中國式情趣,是壹種高雅的意境,是隱者的逍遙世界。這種逍遙世界,與陶潛所說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界是相通的。
孟浩然作為田園詩人、隱逸詩人,對六朝的陶潛十分仰慕,著有很多像《春曉》這樣的隱逸詩作。其中《李氏園林臥疾》中對陶潛的仰慕之情表現得更加明顯:“我愛陶家趣,園林無俗情。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鄰清。”但是,歷史上孟浩然並不是主動隱逸,而是應試不第、求仕不得才浪蕩江湖,隱居鹿門山。傳說他四十歲的時候遊歷京師,與王維、張九齡等成為好朋友。壹次王維私自邀他入宮談論詩文,不想玄宗皇帝突然光臨,王維將孟浩然藏在床下並將此事稟報給玄宗皇帝,玄宗遂召見孟浩然並命浩然題詩壹首。浩然以《歲暮歸南山》為題獻詩,題至“不才明主棄”壹句,玄宗很不高興:“卿不求仕,而朕未嘗卿棄,奈何誣我?”結果,浩然喪失了求仕的最後良機。對於自己的懷才不遇、求仕不得,孟浩然心中還是充滿苦悶和懊惱之情的。除《歲暮歸南山》壹詩外,《臨洞庭》中最後四句“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在當時封建帝制和科舉制的制約下,詩人隱逸於山,逍遙世俗之外來求得心靈的靜雅也是壹種無奈之舉而已。
9. 我要關於春天的詩句和作文春天的綠
寒冬的腳步已經漸漸走遠,我們又迎來壹個暖春。
春的顏色是嫩綠,而嫩綠的跡象則無處不在。校園內,大街上,花叢中,住宅樓裏都透著新鮮的嫩綠。
校園內,樹枝、小草都發芽了,使整個校園都籠罩在鮮嫩的綠色之中。我們則穿著輕便的春裝,穿梭在這鮮嫩的綠色裏,勤奮地學習。我們機敏的身影和瑯瑯的書聲也為春天增添了幾分生氣。
大街上,太陽溫暖的光芒灑滿了路面。路旁的草地上,小草奮力地擡起頭,揉著朦朧的睡眼,看著春姑娘施展著華麗的魔法。魔法剛落在樹上,枯萎的樹枝間頓時冒出嫩芽,就像給樹披上輕巧的外衣。
花叢中,蜜蜂蝴蝶已經早早地開始了工作。金黃的迎春花、鮮紅的杜鵑花、粉紅的桃花都抽出了嫩葉,展開了花瓣,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春意。整個花叢蜂蝶成群,鮮花怒放,春意盎然。
住宅樓裏,雖然裝有著厚厚的鐵門,可依然阻止不了無孔不入的春天的綠。各家各戶陽臺上擺著的那些花草樹木全都脫去枯黃的冬裝,換上嫩綠的春裝,生機勃勃地立在花盆中。
人們在這萬物復蘇的時節裏,也辛勤地勞動著,到處都是壹派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我愛春天,更愛春天的綠!
(我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