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賈島簡介及詳細資料

賈島簡介及詳細資料

人物生平

賈島早年家境貧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雲遊,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淒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但後又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他的詩喜歡描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言律詩見長。註重詞句錘煉,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於他的詩句"僧敲(推)月下門"而來的。著有《長江集》。

賈島與孟郊並稱"郊寒島瘦",孟郊人稱"詩囚",賈島被稱為"詩奴",壹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長安,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大英縣)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年)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壹。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並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誌》)。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太平廣記記載 原文

賈島字閬仙,元和中,元白尚輕淺,島獨變格入僻,以矯艷。雖行坐寢食,吟詠不輟。嘗跨驢張蓋,橫截天街。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島忽吟曰:"落葉滿長安。"求聯句不可得,因搪突大京兆劉棲楚,被系壹夕而釋之。又嘗遇武宗皇帝於定水精舍,島尤肆侮慢,上訝之。他日有中旨,令與壹官謫去,特授長江縣尉,稍遷普州司倉而終。

賈島像 譯文

賈島字閬仙,在元和中年的時候,元稹和白居易的詩崇尚輕淺,賈島獨自追求詩的變化和冷僻,以矯正詩歌輕艷的風氣。不論是行走坐臥還是吃飯,他都忘不了吟詠作詩。曾經騎著驢打著傘,橫截在長安城的街道上。當時秋風勁吹,黃葉滿地,賈島突然吟出壹句詩來:"落葉滿長安。"因為急切中想不出對應的另壹句詩來,忘記了回避,沖撞了大京兆尹劉棲楚的轎子和儀仗隊,被抓起來關了壹個晚上才放了。還有壹次,他在定水精舍碰到了武宗皇帝,賈島對皇帝十分輕慢放肆,皇帝非常驚訝,事後皇帝命令將他降職為長江縣尉,過了不久又改任普州司倉,死在任職所。

人物軼事 早年出家

賈島的家鄉範陽曾是安祿山的老巢,安史之亂平定後,這裏又長期為藩鎮所據,處於半隔絕狀態。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誌。失意之余,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釋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耽幽愛奇,淡於榮利,喜怒鮮形於色,世事頗少縈懷。但他仍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賈島也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推敲由來

壹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壹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壹首詩留了下來: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 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更恰當些。賈島騎著毛驢,壹邊吟喔,壹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差人把他帶到韓愈面前。

韓愈問賈島為什麽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壹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聽了,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過了壹會兒,他對賈島說:"還是敲字好些。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沒有閂,也不能魯莽撞門,敲門代表妳是壹個有禮貌的人!而且壹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寫詩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科舉高中

賈島是否唐突劉棲楚?是否中進士?哪壹年中進士?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卻是真的。賈島多次赴考,都名落孫山,有壹次竟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不僅被黜落,而且還被扣上"舉場十惡"的帽子。更使他悲傷的是,他的好友孟郊於元和九年(814年)突發急病而死。至長慶四年(824年),韓愈又病逝。而此時之賈島卻依然是壹介白衣。直到賈島垂老之年,賈島才出任長江縣主簿。開成五年(840年),賈島三年考滿,遷任普州(今四川安嶽縣)司倉參軍。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賈島就染疾卒於任上。

賈島詩

賈島在長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樹,史書不載。唐人蘇絳在他的《賈司倉墓誌銘》稱贊賈島"三年在任,卷不釋手"。看來,賈島仕宦後,讀書吟詩的癖好依然不改。

刻苦寫詩

賈島寫詩,以刻苦認真著稱。這在他自己的詩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下就自註:"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說法,但他吟詩常常煞費苦心卻真有其事。 《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也正是由於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彌補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終於在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贏得壹席之地,並且留下許多佳作。如他的《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夜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訊息海雲端。"全詩骨氣開張,詩情宛轉。特別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壹聯,對仗自然,妙語天成,灝氣流註,意境蒼涼,形象飽滿地傳達出詩人憶念朋友的壹片深情,不愧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又如他的《寄韓潮州愈》"此心曾與木蘭舟,直至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嶽,出關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壹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寫盡賈島對韓愈的懸念和同情,並烘托出韓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闊,音節高朗,情韻悠長,足見賈島於平淡處見雋永的筆力。

再如他的《下第》詩:"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沈重地抒寫了自己落第後的痛苦心情。賈島壹生很不得誌,孤貧潦倒,宦途極艱,所以,他的詩作也以描寫孤峭幽靜的境界為主。但有時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鶻吟》:"俊鳥還投高處棲,騰身戛戛下雲梯。有時透露淩空去,無事隨風入草迷。迅疾月邊捎玉兔,遲回日裏拂金雞。不緣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爾低!"依然是雄心不改,壯誌難磨,仍幻想著有淩空搏擊的機會。他的思想中的這種激烈奮發的因素,還常常借助於舊將、老將的形象宣泄出來。如他的《代舊將》:"舊事說如夢,誰當信老夫。戰場幾處在,部曲壹人無。落日收病馬,晴天曬陣圖。猶希聖朝用,自鑷白髭須"。他的《代邊將》:"持戈簇邊日,戰罷浮雲收。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三尺握中鐵,氣沖星鬥牛。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仇。"他的《劍客》:"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他的《逢舊識》:"幾歲阻幹戈,今朝勸酒歌。羨君無白發,走馬過黃河。舊宅兵燒盡,新宮日奏多。妖星還有角,數尺鐵重磨"。這幾首詩無不是豪氣滿紙,風骨凜凜。只可惜賈島有此壯誌而無此機遇,致使他始終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幹,最後留下的只是他的詩作《長江集》。

賈島的詩作與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還是很有影響的。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賈長江,遂銅寫島像,戴之巾中。常持數珠念賈島仙,壹日千遍。人有喜島者,洞必手錄島詩贈之,叮嚀再四曰:此無異佛經,歸焚香拜之"。又如南唐孫晟,也畫了賈島的像掛在壁上,朝夕禮拜。賈島生前雖然信仙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後竟有人因他的詩作而奉他為仙。倘若他在天有靈,也壹定會為他死後"成仙"而心滿意足吧!

郊寒島瘦

蘇東坡這個人挺有意思,他並沒有像歐陽修《六壹詩話》和尤袤《全唐詩話》那樣的詩話行世,卻經常有關於詩文的觀點壹鳴驚人。諸如"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杜詩、韓文、顏書,皆集大成者也。"孟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郊寒島瘦"也是他提出的,而且概括得也是如此的準確、生動和形象。

賈島畫像

"郊寒島瘦"緣何說起,當然由孟郊賈島詩風而來,主要是指他們詩作中所體現出來的狹隘的格局,窮愁的情緒和苦吟的精神。兩人都是壹生不曾做過什麽象樣的官,孟郊本人性情耿介,是個不善與別人往來的人,考了三次之後才於五十歲時中了個進士,得到壹個可憐的小官位。但他平時總愛將時間花在飲酒彈琴交友賦詩上面,不理政務,最後竟由別人代他的職,自己拿著半俸回家,過上了"壹貧徹骨、裘褐懸結"的清苦日子。他的詩作因此而愈見其"寒",如:貧病誠可羞,故床無新裘。春色燒肌膚,時餐苦咽喉。倦寢意蒙味,強言聲幽柔。承顏自俯仰,有淚不敢流。默默寸心中,朝愁續暮愁。(《臥病》)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清桂無直枝,碧江思舊遊。(《夜感自遣》)賈島曾作過和尚又信道學,又算是個"詩道"。《唐才子傳》說他:"居京三十年,屢試不中連敗文場,囊篋空甚,遂為浮屠",雖然窮成這樣,仍不掩賈島其性情中人的壹面。有壹天,宣宗微服私訪來到賈島所在的寺中,聞樓上有吟詩之聲,遂移步上樓,見案上有詩便展卷流覽,賈島不認識皇上,劈手將詩卷奪過,聲色俱厲,冷言嘲諷。幸虧皇上有風度,自己下樓壹走了之。後來,賈島才發覺事情不對,嚇壞了,忙跑到宮前請罪。倒使皇上感到驚訝。這段故事太象演繹,不大靠得住,但卻頗可見賈島的脾氣秉性。

孟郊和賈島長年生活在窮苦潦倒之中,雖然都曾得到過當時韓愈的獎掖與資助,但並沒使他們擺脫現實生活的困頓。所以在他們的詩中,象"淚"、"恨"、"死"、"愁"、"苦"這樣的字眼隨處可見。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明月。"(孟郊《古怨別》)"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孟郊《怨詩》)"壹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泠。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賈島《戲贈友人》)事情就是這樣,"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杜甫),因為詩人長年生活在窮困之中,所以才可能深入地接觸社會,其詩才更見性情和藝術。雖然,孟郊在考取了進士之後也曾寫出"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這樣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的豪情,也寫過"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種親情至上的千古名句,但是這些畢竟不是他的主鏇律,"郊寒"才是他的主色調。請看他這樣寫懷鄉的情緒:"愁人獨有夜燭見,壹紙鄉書淚滴穿";他這樣寫世態炎涼:"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他這樣寫情感世界:"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他這樣寫自然的蕭疏:"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東野詩》)這才是孟郊的風格特色。《臨漢隱居詩話》中說他"孟郊詩蹇澀窮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觀其句法、格力可見矣。其自謂'夜吟曉不休,若吟神鬼悉。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賈島雖不如"郊寒",卻也有其鮮明的個性。他寫過"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樣超脫閑逸的詩,也曾流露出"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試君,誰有不平事"這樣昂揚的豪氣,但他的詩卻多是靠"苦吟"而成的,所以仍舊顯得面窄而雕琢。他自己對此是這樣描述的:"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關於賈島,最為流行的故事就是"推敲"的典故。據說他成日沈湎於雕詞琢句之中,有壹天竟然沖撞了京尹兆韓愈的車隊,被左右拿下,推到韓愈面前"島具實對,未定推敲,神遊象外,不知回避"所以才沖撞了大人。原來他當時正在潛心琢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僧敲月下門"中的動詞"推",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見怪不怪,停下來想了半天方說:"敲字佳。"從此交上了賈島這個布衣朋友,還"授以文法,去浮屠,舉進士。"其實,這兩個字都是可以用的,只不過用了"敲"就具有壹種聲音的美,更能襯托出夜深人靜時的意境。

因為孟郊與賈島平時做詩,總愛搜腸刮肚苦思冥想地遣詞造句,加之以上所提及的諸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詩作中具有"寒瘦窘迫"的風格也是自然的事情,他們都堪稱中國詩史中的"苦吟詩人"。所不同的是,在當時孟郊乃"五古"大家,而賈島為"五律"的領袖。

據河北省《景縣誌》752頁載:"賈島村在縣城西南五十余裏。村旁有雲蓋寺,為唐代詩人賈島仙出家的地方,久廢"。

創作態度

現時北京市所屬各區、各縣,在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數以百計。其中有壹個著名的大詩人,就是唐代的賈島。

據《舊唐書》、《全唐詩話》以及蘇絳為賈島寫的墓誌銘等的記載,賈島是當時範陽郡的人。正如賈島在壹首題為《劍客》的五言絕句中寫的:"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這位詩人顯然想借此來表達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賈島之所以成名,卻並非由於他的英雄氣概,而是由於他的苦吟。人們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於此公身上。毫無疑問,寫"僧敲月下門"當然比"僧推月下門"的句子要好得多。這幾乎已經成了講究煉字的壹個最尋常的例證。可是,懂得這樣壹些起碼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難道就可以稱得起是壹位苦吟的詩人了嗎?問題當然不是這麽簡單。否則,成為壹個大詩人也太容易了。

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壹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於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如果寫壹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後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復的錘煉,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後,卻又使讀者壹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於自然,壹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於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有許多作品都可以證明這壹點。例如《渡桑幹河》的詩寫道:"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於水,卻望並州是故鄉。"這首詩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卻很平易。這樣就顯得詩意含蓄,使讀者可以反復地咀嚼它的意味。如果多用壹兩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寫盡,讀起來

就反而沒有意思了。在賈島的作品中,像這樣的例子太多,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舉出什麽例子才更好說明問題。

讀過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韓愈非常賞識賈島的作品。《全唐詩話》記載韓愈贈賈島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閑。天恐文章中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雖然有人說這不是韓愈的詩,但是這至少可以代表當時人們對賈島的評價。後來的人常常以"險僻"二字來評論賈島的詩,那實在是不恰當的。

盡管人們也能舉出若幹證據、說明賈島的詩對於後來的詩壇發生了不良影響。比如,宋代有所謂江湖詩派,明代有所謂竟陵詩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間流行的詩體,壹味追求奇字險句,內容貧乏,變成了形式主義。如果把這些都歸罪於賈島的影響,我以為這是不公平的。各個時代詩歌流派的優缺點,主要的應該從各該時代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中尋找根源,前人不能為後人擔負什麽責任。賈島的創作態度是很嚴肅的,這壹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賈島,以致產生了壞詩,這怎麽能叫賈島負責呢!

--馬南邨《賈島的創作態度》

作品風格

語言清淡樸素,以鑄字煉句取勝,刻意求工。題材窄狹,缺少社會內容,多為寫景、送別、懷舊之作,情調偏於荒涼淒苦。

塵緣未絕

賈島是個半俗半僧半仙的詩人,他文場失意後,便去當和尚,法號無本。無本者,即無根無蒂、空虛寂滅之謂也。看來他要壹輩子念佛了。但後來與韓愈相識,執弟子之禮。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應舉,中了進士。為僧難免思俗,入俗難棄禪心。"發狂吟如哭,愁來坐似禪。"(姚合《寄賈島》)俗味很濃,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這雙重性中度過自己的壹生。

賈島因帶著壹肚皮牢騷出家,所以雖身在釋門,卻未能忘卻塵世的煩惱。他在洛陽為僧時,當局規定午後不得出寺。若換個出家人,不許出就不出。釋國無邊,何處不可修心養性?然而他卻覺得自由受縛,不能忍受。於是嘆道:"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他為人非常執著,壹旦向前,就不易回頭。無論是為僧,還是還俗,都富有挑戰性。

《尋隱者不遇》

他是苦吟詩人,行坐寢食,都不忘作詩,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煩。據說曾出了兩次交通事故。壹次是騎驢過街,沒註意行人。當時秋風蕭瑟,黃葉飄零,便信口吟出"落葉滿長安"之句。尋思上聯,忽以"秋風吹渭水"作對,喜不自勝,結果撞上"市長"大人車馬,被拘壹夕。壹次是去訪問李凝幽居,於驢背上得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壹時未定。神思恍惚,結果又撞上韓愈的車馬。傳說雖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癡迷,則是有根有據的。他時刻想推銷自己。 "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劍客》)氣沖鬥牛,壹副俠膽。其實他骨瘦如柴,氣短力微,只不過借鑒喻己,想人賞識罷了。唐代的舉子要想在科場上顯露頭角,往往要疏通關節,尋找堅強的靠山。而他出身微賤,朝中無親故,缺乏外援,所以他恨這個社會的不公。他認為自己沒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壓抑所致。他從裴度庭院經過,吟道:"破卻千家作壹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題興化園亭》)裴度平定叛亂有功,封晉國公。他聚斂甚多,長安有高第。賈島壹見,火從內發,故作詩嘲之。他蔑視權貴,不把他們放在眼裏。及第後,他寓居法幹無可精舍。壹日宣宗微服出遊,行至寺中,聞人吟詩,便循聲登樓,見案上詩卷,便取來瀏覽。賈島在後面,壹手奪走。他不認識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鮮食美服,哪懂這個?"事後十分緊張,伏闕待罪。朝廷給他壹個長江縣主簿的小官,將他貶出長安。唐代有兩位詩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詩雲:"騎驢沖大尹,奪卷忤宣宗。"李克恭詩雲:"宣宗謫去為閑事,韓愈知來已振名。"

賈島有個堂弟叫無可,也是詩人。當時兩人壹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釋。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壹落塵網便被裹住。無可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說,我怎麽能忘啊?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寄無可上人》) "終有煙霞約,天臺作近鄰。"(《送無可上人》)他對釋門的清靜,仍懷向往之情。但說是說,行動是行動,這兩者充滿矛盾。

賈島壹生,為詩藝灑盡心血。"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錘煉出許多精品。韓愈贈詩雲:"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故生賈島著人間。"賈島與孟郊齊名,影響深遠。但他的壹生,貧困潦倒,官微職小,祿不養身。死之日,家無壹錢,只有壹頭病驢和壹張古琴,教人為之壹嘆:他是否感到此生值得,含笑而去,或是後悔還俗,不如誦經?這就不得而知了。

經典作品

《劍客》

十年磨壹劍, 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

賈島詩思奇僻。這首《劍客》卻率意造語,直吐胸臆,給人別具壹格的感覺。詩題壹作《述劍》。詩人以劍客的口吻,著力刻畫"劍"和"劍客"的形象,托物言誌,抒寫自己興利除弊的政治抱負。

這是壹把什麽樣的劍呢?"十年磨壹劍",是劍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側寫壹筆,已顯出此劍非同壹般。接著,正面壹點:"霜刃未曾試。"寫出此劍刃白如霜,閃爍著寒光,是壹把鋒利無比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說"未曾試",便有躍躍欲試之意。

顯然,"劍客"是詩人自喻,而"劍"則比喻自己的才能。詩人沒有描寫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讀書的生涯,也沒有表白自己出眾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劍"和"劍客"的形象裏。這種寓政治抱負於鮮明形象之中的表現手法,確是很高明的。

表達全詩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自然而巧妙。語言平易,詩思明快,顯示了賈島詩風的另外壹種特色。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後加的註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如方幹:"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髭"、"吟成五字句,用破壹生心",盧延讓:"吟安壹個字 撚斷數莖須",均從賈島詩化出。

墓地

在縣城南郊安泉山。長12米,寬、高各3米,砌石為垣。現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戶參軍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詩亭,內陳歷代文人吊唁賈島的石刻詩文。

賈島像

唐開成五年(840年),賈島61歲時遷來普州(今四川安嶽縣),任司倉參軍。他到任後,曾組織講學。政務之余常去南樓(南門外過街樓,1958年拆除)讀書作詩。曾寫出《夏夜登南樓》詩:"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嶽陽溪。壹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此外,還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書》、《送僧》、《原上草》、《詠懷》等詩篇,均為賈島在南樓寫成。唐會昌三年(843年),朝廷升賈島為普州司戶參軍,未受命而身先卒,終年64歲。遺體安葬在安嶽縣城南安全山麓。他的朋友蘇絳為他寫了"賈司倉墓誌銘",記述賈島生平、死、葬日期和地點等甚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安嶽縣令徐觀海(浙江錢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詩亭"。後來的縣令斐顯忠又進行重建,並立牌坊,至今尚存。

賈公祠

賈公祠在北京房山區房山城南的石樓鎮二站村,有壹座2005年修復竣工的賈公祠,是為紀念唐代著名詩人賈島而建。

重建的賈公祠由兩部分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區,是兩重院落。其中陳列了紀念賈島的文字書畫,供人欣賞。東區是賈公祠的重點,前半部是由正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的院落。正殿名為"騷壇異幟殿",內有賈島塑像。並有賈島在房山無相寺清居生活的壁畫。東配殿名為"瘦詩軒",內有賈島與另壹位詩人孟郊的並列塑像。壁畫表現了詩人為吟詩不辭辛苦的情景。西配殿名為"月下齋",是表現"推敲"的故事。內有賈島與人生知己韓愈的塑像。壁畫再現了"推敲"發生的情景。

酒聯

明代才子唐伯虎,與詩友張靈對酒作聯:"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盡不留零。"以二詩人名字的諧音巧嵌入聯,意境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