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造景,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為人們提供休息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而且還為人們創造遊覽、觀賞的藝術空間。它給人以現實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風景的再現和空間藝術的展示。園林植物除有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境、氣候和防風、庇蔭的基本功能外,在園林空間藝術表現中還具有明顯的景觀特色。 壹、植物造景的時空序列節奏與其自然美 園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質,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態習性。在景觀表現上有很強的自然規律性和“靜中有動”的時空變化特點。“靜”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長位置和相對穩定的靜態形象構成的相對穩定的物境景觀。“動”則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當植物受到風、雨外力時,它的枝葉、花香也隨之搖擺和飄散。這種自然動態與自然氣候給人以統壹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詩人賀知章在《綠柳》壹詩中所寫:“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栽去,二月春風似剪刀”,形象地描繪出春風拂柳如剪刀栽出條條綠絲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駢的詩句:“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風與植物散發的芳香融於同壹空間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體在固定位置上隨著時間的延續而生長、變化,由發芽到落葉,從開花到結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動。如蘇軾在《冬景》壹詩所描述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園林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形成了“春花、夏葉、秋實、冬枝”的四季景象(指壹般的總體季相演變)。這種隨自然規律而“動”的景色變換使園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 二、植物造景的獨立景觀與表現形式 園林植物是經過長期人工選擇的各具特色的觀賞性植物,以它們優美的形態,絢麗的色彩,自然的聲響,沁人的芳香在園林中可以獨立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1、孤植樹,是單形體的樹木型態與色彩的景觀表現形式。壹般配植在開闊空間中或視線開朗的山崖坡頂處,往往是所在空間的主景和焦點。不同的空間形式和樹種,具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如廣西陽朔的“榕蔭古渡”風景點,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壹株占地畝余的大榕樹而得名,這株榕樹盤根錯節、枝幹舒展、冠如華蓋、濃蔭匝地,使人產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黃山的迎客松生於陡壁,枝幹蒼勁優美,側枝懸挑在文殊洞頂,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風景點。 2、樹叢,是按形式美的構圖規律,既表現樹木群體美,又烘托樹木個體、美的叢狀組合形式。在形態上有高低、遠近的層次變化;色彩上有基調、主調與配調之分。群體的疏密錯落布局形成明顯的空間劃屬關系,隨著觀賞視點的變換和植物季相的演變,樹叢的群體組合形態,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隨之變化。我市體育公園的植物配置,較好地采用了這壹植物造景的表現手法。 3、花壇,是以草本花卉為主的眾多植株的集合體。以艷麗的花卉群體色彩表現花壇的圖案紋樣或模擬造型,具有工藝美的表現特點。花壇作為主景時,大多都設在大門和建築前廣,場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廣場中心,作配景時,常設於道路、廣場兩側,以帶狀、花緣和花徑形式表現。由於花壇的色彩艷麗、明快,表現形式多樣,所以有較強的景觀效果。如我市砂子嶺;廣場中心的圓形花壇,以幾種有色植物組成幾何圖案,大塊的色彩對比鮮明,形式活潑,使人賞心悅目。 4、樹群,是以樹木群體美為主的樹叢群體的擴展形式。可采用純林,更宜混交林。由喬、灌、花草***同組成自然式樹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緣線,起伏錯落的林冠線和疏密有致的林間層次,立體感強。在大型園林和風景區內可以與密林或防護林帶結合構成風景林。樹群既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環境質量,又可獲得雄偉壯觀的植物景觀。如昭山風景區在大片的馬尾松林內混交檫木,林下有長蕊杜鵑、白繼木等,初春時節,遠望,林冠線上嫩綠的松針襯托著淡黃的檫木花,宛如壹幅剛剛渲染過的水彩畫;近觀,林下火紅的杜鵑、雪白的繼木花,色彩斑斕令人倍感大自然的親切。 三、園林植物與其他景觀材料的組合 園林植物不僅具有獨立的景觀表象,還是園林中的山水、建築、道路及雕塑、噴泉等小品構景的重要組合材料 1、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築景觀的作用 (1)園林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築的景觀有著明顯的襯托作用。首先是色彩的襯托,用植物的綠色中性色調襯托以紅、白、黃為主的建築色調,可突出建築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態和質感襯托用人工硬質材料構成的規則建築形體。另外由於建築的光影反差比綠色植物的光影反差強烈所以在明暗對比中還有以暗襯明的作用。 (2)園林植物造景對園林建築有著自然的 隱露作用,“露則淺,隱則深”,園林建築在園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可以形成“竹裏登樓人不見,花間問路鳥先知”的綠色景深和層次,使人產生“覽而愈新”欲觀全貌而後快的心理追求。同時從建築內向外觀景時,窗前檐下的樹幹、樹葉又可以成為“前景”和“添景”。 (3)植物造景能改善園林建築的環境質量。以建築圍合的庭院式空間往往建築與鋪裝面積較大,遊人停留時間較長,由硬質材料產生的日照熱輻射和人流集中造成的高溫與汙濁空氣均可被園林植物調節,為建築空間創造良好的環境質量。另外,園林建築在空間組合中作為空間的分隔、過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墻、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須借助園林植物來裝飾和點綴。 2、植物造景對山石水體的作用 “山本靜水流則動,石本頑樹活則靈”。雖然山石水體是自然式園林的骨架,還須有植物、建築'和道路的裝點陪襯,才會有“群山郁蒼、群木薈蔚、空亭翼然、吐納雲氣”的景象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的境界。園林植物覆蓋山體不僅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境質量,還如同華麗的服裝使山體呈現出層林疊翠,“山花紅紫樹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觀。豐富的空間層次將山上的建築和道路掩映在綠蔭.之中。在園林中,為求登高之樂或得自然之趣而簣土疊石成山,唐代畫家王維說“山借樹為衣,樹借山為骨”,植物材料對假山石的重要性,同作畫壹樣,不能忽視。裸露的假山石既無生氣,而且四季毫無變化,如點綴壹些文苔小草、紫竹伏松,立刻感到添上了生機,如同畫家繪石點綠,頓增美感。園林水體也只有與園林植物組合才會有生氣。園林植物不但可以凈化水體,還可以豐富水面空間和色彩,是水體和陸地的融合媒介。如湘潭市第二中學小遊園中,在規則式水體中放置幾株睡蓮,片片圓形小葉散飄在水面與紅花相映,使平淡規整的水池活潑生動起來。又如在韶山毛澤東故居前的池塘水面上種植幾處荷花、蒲草,既可增加水面的綠色層次,又有“荷花映日紅”的自然野趣。另外,在雨湖公園蜿蜓的湖岸旁斜植垂柳,林木倒映在水中;水面上下兩層天,使公園更顯得秀麗多姿。 3、植物造景對園林道路的組景作用 園林道路除必要的路,面用硬質材料鋪裝外,路旁均以樹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蓋。遊覽小路也以條石或步石鋪於草地中,才能達到“草路幽香不動塵”的環境效果、。自然式園林到“草路幽香不動塵”的環境效果、。自然式園林化。曲折的道路若無必要的視線遮擋,不能有空間實分,就只有曲折之趣而無通幽之感。雖然可用山崗、建築物進行分隔,但都不如園林植物靈活機動。而且可以用喬木構“成疏透的空間分隔,也可用喬、灌組合進行封閉性分隔。這也說明園林植物還是障景、框景、漏景的構景材料。 四、植物造景是意境創作的表象 園林植物景觀不僅給人以環境舒適、心曠神怡的物境感受,還可使不同審美經驗的人產生不同審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國文學與繪畫藝術的重要美學特征,也貫穿於”詩情畫意寫入園林“的園林藝術表現中。中國文學和繪畫藝術采用比擬、聯想的手法將園林植物的生態特性賦予人格化。借以表達人的思想、品格、意誌,作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於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蒼勁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態,抗旱耐寒、常綠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擬人的堅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誌和體魄。正如鄭板橋的七絕”咬定青山不放松,主根原在破巖中。千磨百擊還堅韌,任憑東南西北風“數千年的審美意識成為中國的傳統思想;松柏已成為正義、神聖、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論宮苑寺廟,還是烈士陵園、紀念堂館等以松柏作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樣,以竹比喻人的高風亮節、偃而猶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贊梅、蘭、竹、菊為”四君子",種種寄情於植物之例不勝枚舉。同時,園林植物季相變化的表現也會使人觸景而生情,產生意境的聯想。因此,園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創作的表象。 五、植物造景體現園林特色與地方特色 利用園林植物突出園林個性,表現地方園林特色早為前人所運用。諸如:以薔薇、杜鵑、牡丹、梅花等觀賞植物為內容的專類園。在大型園林中選用觀賞價值較高、季相景觀突出的植物,如櫻花、月季、荷花、槭樹等作為不同園林不同時節的景.觀特色。由於不同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各異,園內應有本地區的代表性觀賞植物。地區性的鄉土樹種是體現園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國華南地區的木棉、鳳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樹等熱帶植物與東北地區的雲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樺樹等寒帶植物,不論是生態習性還是季相景觀表現,都有很大的差異,各有自己的景觀特色。這種因自然條件形成的地方性特征,也是園林植物自然美素質的表現。 合理的運用園林植物造景,可以為園林藝術帶來極美的自然空間景象和意境上的詩情畫意。離開了植物造景就不成其為園林藝術。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