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韋莊的《臺城》的寫作背景和中心思想和賞析是什麽。麻煩告訴我

韋莊的《臺城》的寫作背景和中心思想和賞析是什麽。麻煩告訴我

韋莊《臺城》賞析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臺城,舊址在現在南京雞鳴山南,原為三國時吳國的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結束,臺城壹直是朝廷臺省(就是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是政治的中心,也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地方。南朝消逝後,臺城也就隨之衰敗,到晚唐詩人韋莊出現在它面前的時候,早已破敗不堪了。

唐代詩人韋莊的七言絕句《臺城》就是憑吊臺城的吊古詩。

但詩歌並沒有直接向讀者展示臺城的破敗情狀,相反倒是呈現出了壹幅頗具江南風味的圖景。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江雨霏霏,江岸草長;鳥兒如在夢中啼叫,堤岸的楊柳如同煙籠。這四樣景物的組合,便是典型的江南好風景了。

然而當我們細細品味,註意到幾個能體現詩人情感態度的“關鍵詞”,就會發現本詩的內蘊並非“點染風景” 可盡。

先看“空”字:六朝如夢鳥空啼。最容易使我們想起詩聖杜甫《蜀相》裏的 “隔葉黃鸝空好音”。為什麽“空”?杜甫言“空”,是因為丞相祠堂無人來拜,黃鸝啼聲雖美,卻無人來聽,進而叩出:諸葛武侯功業雖著,卻已為人所忘。韋莊言“空”,則是因六朝繁華早已“如夢”消逝,人事不再,啼聲雖美,同樣無人來聽。此壹“空”字,立時點出了臺城的不勝蕭瑟之狀。

再是“無情”兩字:無情最是臺城柳。草木本就無情,又何故指責它無情?可見詩人實際上是把臺城柳當成有情之物來寫的。而從傳統的物象運用上來看,“柳”也的確與人情相關:在離別時分折柳相贈蘊意“留”字,離別後睹柳傷情,而“六朝”的衰亡正是壹個時代的告別。

在韋莊眼中,為六朝的離別作見證的柳也該“老去”才是,但卻“依舊煙籠十裏堤”,壹片枝繁葉茂。要註意此句中“依舊”兩字,形成了今昔對比,並在裏面蘊含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沈感喟。恐也正因為“柳”在傳統物象中的特殊功用,才會使詩人用上了“最是”壹詞。“無情最是”的正常語序是“最無情是”,倒裝的用意不言而喻,在強化臺城柳“無情”的同時,又凸現了壹個回顧歷史帶點“怨”氣的詩人的形象。

詩人韋莊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好比後之視今的感嘆。亡國的不詳預感,在寫《臺城》詩的時候,縈繞在詩人韋莊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