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雙井綠茶的茶史追溯

雙井綠茶的茶史追溯

雙井綠茶產於修水縣雙井村,五代毛文錫所著的《茶譜》記載:洪州雙井白芽,制作極精。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非常喜愛家鄉的雙井茶,常常將雙井茶分贈給好友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等,並賦詩贊賞。歐陽修的《歸田錄》中還將它推崇為全國草茶第壹。後來,雙井茶的品質不斷得到提高。1985年獲優質名茶稱號。

《歸田錄》

宋·歐陽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

雙井芽生先百草。

雙井綠茶已有千年歷史,產於北宋詩人黃庭堅的家鄉、江西修水杭口鄉“十裏秀水”的雙井村。修水在隋、唐屬洪州,毛文錫約公元935年所著《茶譜》載:“洪州雙井白芽,制造極精。”宋時列為貢品。

山谷家鄉雙井茶,

壹啜猶須三日誇。

暖水春暉潤畦雨,

新枝舊柯競抽芽。

這是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山谷(字庭堅)對家鄉所產雙井茶贊美的詩作。友人也常和詩贊賞。黃庭堅在《雙井茶送子瞻》(子瞻為蘇東坡字)詩中曰:“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硙霏霏雪不如。為君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黃庭堅把珍貴的雙井茶送給老師蘇東坡,自有壹番尊師之心。詩中對蘇東坡十分崇敬贊賞,說是:落硙霏霏雪不如”。

詩曰:

江夏無雙種奇茗,

汝陰六壹誇新書。

磨成不敢付僮仆,

自看雪湯生璣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

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東南去,

畫舫何妨宿太湖。

江西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鳳爪。

窮臘不寒春氣早,

雙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

十斤茶養壹兩芽。

長安富貴五侯家,

壹啜猶須三日誇。

寶雲日註非不精,

爭新棄舊世人情。

豈知君子有常德,

至寶不隨時變易。

君不見建溪龍鳳團,

不改舊時香味色。

歐陽修在此詩中對雙井茶作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雙井茶的品質所以較好,首先是這種茶萌發得早,“窮臘不寒春氣早”,因而采摘極早而很細嫩,“十斤茶養壹兩芽”,接著說茶芽上白毫很多,茶葉包裝也很精致,用紅紗做茶袋,令人悅目。特別是此茶味道好,使得“長安富貴五侯家,壹啜猶須三日誇”了。

司馬光以《雙井茶贈範景仁》亦寫詩壹首,曰:

春睡無端巧逐人,

驅呵不去苦相親。

欲憑洪州真茶力,

試遣刀圭報谷人。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對雙井茶亦甚贊譽,謂:“昔貢所稱,大約唐人尚茶,茶品益眾,雙井之白色……皆產茶有名者。”

元代柳貫有詩雲:“舊聞雙井龍團美,近受麻姑乳酒香;不到洪都領佳境,吟詩真負九回腸。”詩中既贊揚了雙井茶,又贊美了江西南城所產的麻姑茶。清代龔鴻著有《雙井歌》壹首,歌曰:

茶葉妙品稱無雙,

雙井聞名在修江。

春到莊前芽先吐,

雲腴競摘吠村厭。

士女紛紛歸來晚,

筠籃滿貯喚小雙。

問道今年何處好,

明月灣前與釣磯。

這些詩文,將“雙井綠”獨特之色、香、味、形,描繪得淋漓盡致,無怪雙井綠問世以來,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