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道路的語言閱讀答案

道路的語言閱讀答案

道路的語言

沈英甲

交通的“四大原理”

交通工程研究的是人、車、路的關系。交通有“四大原理”:壹、交通要分離。機動車與自行車、機動車與行人……要分離,各行其道。二、交通要連續。我們步行到地鐵站,出地鐵站又要找公***汽車站,交通不連續,耽誤時間。英國倫敦,旅館下面就是地鐵,出口在機場下面。三、交通流量均分。把擁擠路口的車輛疏散到其他路口、路段,錯開上下班時間,實行夜晚運輸等,都可以實現“均分”。四、交通總量削減。有壹幅很有說服力的圖片:100人通過壹段道路,乘小轎車,100輛小轎車占去了全部路面;100人改乘三輛中型公***汽車,占壹小塊路面;100人乘坐大型公***汽車,只需壹輛汽車的路面。於是達到了削減交通總量的目的,緩解了交通擁擠狀況。

交通管理中的科學

在現有條件下,城市的道路交通還大有潛力可挖,而這依靠的是科學管理的介入。比如已經建成的北京東區交通信號自動控制中心,巨型顯示屏上,東區39個路口、15平方千米範圍的交通狀況壹目了然,每秒300萬次的電子計算機發出指令,使東區車輛通過能力提高了20%,機動車、自行車延誤減少了24%和15%。現在北京中區的53個路口也實現了自動控制,北、南、西區也都將建成自動控制系統,從而實現由壹個交通控制中心統壹管理北京全市交通。

1992年,在我國壹些事故多發路段出現了“假交通警察”—用固體材料制作的模型。開快車的司機待發現“交警”是假的時,車速已經降下來了。從這個例子看,科學合理地設置交通標誌也是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道路語言觀念

有路必須有道路語言。道路語言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標線、標示、交通標誌和交通信號,還包括以物理形式出現的交通島、分離島和柵欄等物理渠化設施(壹種特殊的“道路語言”)。交通參與者在交通社會裏也必須有交通語言即道路語言,它如同人類社會中的語言壹樣要求通俗易懂,要求交通語言比壹般語言更加直接、簡單、明了,而且還要求具有連續性(如高速公路的標示距離等)。

道路語言的規範、完善與科學化是城市交通管理現代化的最重要的標誌。與國外比較,我國城市中路少車多是壹對矛盾,但更加突出的是道路語言太少,大大影響現有交通設施作用和效率的發揮與提高。

開發“交通微循環”

“交通微循環”是指幹道網絡以外的胡同、裏弄、窄街以及便道等道路,這種“交通微循環”網絡由於它路窄、形式復雜或難以管理等原因而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鑒於中國城市的特殊情況,幹道與幹道之間的交通微循環系統有用武之地,這塊處女地大有開發的必要性。

道路語言必須進入“交通微循環”,以此來疏通微循環網絡,達到對於幹道網絡分流的目的。規劃與組織好由胡同和幹道組成的單向通行路網系統、胡同單邊停車和固定停車位。利用胡同、裏弄疏散右轉彎交通流,如條件許可時開辟自行車專用道或與大公***汽車連續的小公***汽車專用道。消除物理障礙,使便道成為交通連續型的無障礙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