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註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淡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 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 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麽幽雅清靜, 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 蒼翠松樹宛若沐後塗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 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壹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他到 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後半 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 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2. 關於心靜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沈流水水尚清。古今塵世多喧囂,心靜方能成功名。
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沈流水水尚清。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
------白居易《贈吳丹》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病來心靜壹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
------白居易《齋月靜居》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西清人住水雲鄉。
心靜日偏長。閑中自樂壺天趣,笑紅塵、誰是羲皇。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壹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3. 有什麽古語文言文或者詩句形容友情變淡相去日以遠
木蘭花
——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沈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譯文]
離別後,不知妳行程是遠近,事事物物都淒涼,我的心裏多煩悶!妳漸走漸遠無音信,水面寬闊、魚兒下沈,到哪裏去找送信人?
夜深人靜秋風緊,竹子發出瑟瑟音,萬葉千聲、聲聲敲打我的心,怎叫人、不怨恨?孤零零斜靠單個枕,想到夢裏把妳尋。輾轉反側難入夢,可恨的燈油又燃盡。
[註釋]
(1)魚沈:傳說魚能傳書,魚沈則魚不傳書。
(2)秋韻:秋聲。
(3)燼:燈芯燒成灰燼。欹(qī):傾斜。
4. 有哪些關於“安靜”或者“心靜”的古詩詞名句1、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翻譯:心中平靜琴聲自然淡雅,我們聽起來就不分古代現代了。
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翻譯:不追求名利,不為名利困惑才能明確自我的誌向,不能平穩靜謐心態,不為雜念所左右,靜思反省,才能實現更遠的目標。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翻譯: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4、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
翻譯:天色清明的時候,江上明月就很會亮;人的心態平和淡定的時候,海鷗也會感知的。
5、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翻譯:在石屋裏邊帶著,人的心很容易安靜,結冰的水潭裏邊,月亮的倒影都殘缺了。
6、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翻譯: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卻壹點也感覺不到車馬的喧鬧聲。
7、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翻譯: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它隨著春風在夜裏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9、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大自然的壹切聲音此時都靜寂,只有鐘磬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5. 關於靜心的詩句有哪些1.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2.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3.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4.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5.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6. 病來心靜壹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白居易《齋月靜居》
7.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賈島《寄白閣默公》
8.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9.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10. 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其壹》
11.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12. 官曹稱心靜,居處隨跡幽。——白居易《贈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