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贊頌屈原的詩句是什麽

關於贊頌屈原的詩句是什麽

1.贊美屈原的詩句

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履,月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絕地,萬古壹長嗟。

過汨羅江感懷 郭沫若屈子行吟處,今余跨馬過。晨曦耀江渚,朝氣滌胸科。

攬轡憂天下,投鞭問汨羅。楚猶有三戶,懷石理在那?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吊屈原

〔元〕侯克中

懷襄為主子蘭卿,何必逢人話獨醒。

長恨忠良多坎坷,頗傷辭語太丁寧。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誰能過六經。

千載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練楚山青。

2.歌頌屈原的詩句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屈原《國殤》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 屈原《國殤》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 屈原《國殤》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 屈原《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屈原《國殤》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 屈原《國殤》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 屈原《國殤》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 屈原《國殤》

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屈原《國殤》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 屈原《九歌》

3.名家對歌頌、評價屈原的詩句有哪些

王逸:屈原之辭,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辭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李白:屈平詞賦懸日月

蘇軾:吾文終其身企幕而不能及萬壹者,推屈子壹人耳。

荀子:君子行不貴茍難,說不貴茍察,名不貴茍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

後人對屈原的評價:

劉安稱《離騷》兼有《國風》、《小雅》之長,它體現了屈原“浮遊塵埃之外”的人格風範,可“與日月爭光”。其後,司馬遷為屈原作傳,不僅照錄了劉安的這些警句,還進壹步把《離騷》和孔子刪定《春秋》相提並論。他稱前者“其文約,其辭微,其誌潔,其行廉……”,

班固評論屈原辭賦”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後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空。“評價屈原其人”雖非是明智之士,可謂妙才也。”他指出,稱屈原和《離騷》可“與日月爭光”雲雲,“斯論似過其真”。班固的人生觀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為屈原應像《詩·大雅》所謂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為貴矣!”他評價屈原不應“露才揚己,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沈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話傳說融入作品中,多稱昆侖、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正,經義所在。

王逸: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

劉勰的《文心雕龍》,又概括王逸的觀點,寫了《辨騷》壹章,除證明屈原作品有異於《風》、《雅》的四點以外,也有同乎經典的四事。

洪興祖是繼王逸之後整理、註釋《楚辭》的又壹著名學者。他曾得諸家善本,參校異同,成《楚辭補註》壹書。洪氏對北齊顏之推所謂的“自古文人,常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之說,甚為不滿。他從儒家倫理觀念出發駁之雲:“屈原,楚同姓也。同姓無可去之義。”而孔子是提倡士“見危授命”的。因此,洪氏為屈原的自沈辯護說:“同姓兼恩與義,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麽,屈原又為什麽不離開楚國呢?洪氏以為,這是由於當時“楚無人焉,屈原如去國,則楚必從而亡”。因此他說:“屈原雖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爭強諫,死猶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見,屈原“雖死猶不死也”。

朱熹對《詩經》和《楚辭》極為推崇。他為《楚辭》作的《集註》也足以媲美其《詩集傳》。朱熹註《離騷》中“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雲,此乃是屈原“托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於楚焉;亦仁之至,而義至盡也”。如此體會屈原眷戀楚國的思想情感,可謂深入了壹層。

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較之於《詩》,則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壹顆閃耀在“群星麗天的時代”,“尤其是有異彩的壹等明星”[6]

聞壹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壹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

毛澤東說:“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壹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裏。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壹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中國文學史》作者龔鵬程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壹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主編胡喬木評價評價屈原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4.有關於屈原的詩歌,是贊美屈原的,最好是長詩

《端午》唐代: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譯文:

端午節日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可笑汩羅空自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擴展資料:

端午,相傳此日為我國第壹位偉大人屈原投江自盡日,後人傷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並劃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

作者這首絕句更提出了壹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後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沈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幹凈的。這首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很有力量。

百度百科-端午

5.歌頌屈原的詩詞有哪些

1. 《九歌》 [遠古神祗] 東皇太壹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2. 九歌(二) 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搴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翺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焱遠舉兮雲中。 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3. 九歌(三) 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間。

朝騁騖兮江臯,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4. 九歌(四)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臯,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匊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薜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5. 九歌(五) 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

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禦陰陽。吾與君兮齋速,導帝之兮九坑。

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壹陰兮壹陽,眾莫知兮余所為。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6. 九歌(六) 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 與女遊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 與女沐兮鹹池,晞女發兮陽之阿。

望濘美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

慫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7. 九歌(七) 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辀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絙瑟兮交鼓,簫鍾兮瑤虡。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

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

撰余轡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九歌(八)河伯與女遊兮九河,沖風起兮橫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8. 九歌(九)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曼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廕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9. 九歌(十) 國殤操吾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土爭先。

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10. 九歌(十壹) 禮魂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鞠,長無絕兮終古。

11. 《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駕青虬兮驂白。

6.有關歌頌屈原的詩歌

1.懷屈原

_____讓今日的雨洗禮妳純粹的靈魂

汨羅江畔的香花汀藍

和懷王的宮殿廢墟

壹起沐浴著

五月初五的細雨

千百年來的龍舟競渡

葦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都不足以祭奠妳

包容了家國和詩歌的靈魂

惟有今日的雨

這從歷史和唐詩宋詞裏飄落的雨

能和妳懷石投江的堅毅神情

相映成趣

這雨,是詩人的血

這雨,是歌者的淚

只有它能洗濯妳的峨冠博帶

能輕輕敲打妳腰間從未拔出的寶劍

2.汨羅不滅的永恒-----紀念屈原

壹個生命

滲入了壹條長江

深情的牧笛

汨羅的灘歌

壹曲桔頌清辭

在生命的長河裏久久蕩漾

壹個詩魂

沱回水系與筆端

開中華詩歌之先河

歌不完長江流水意

訴不盡濤濤歲月情

壹個情懷

心系離騷長悠悠

怎能平妳胸中的憤懣

情寄天問每淒淒

怎能知妳茫海天愁

又寄向哪裏?

壹個心願

拋棕子劃龍舟

以歌當哭

是華夏兒女的思念

插菖蒲燒茱萸

以求平安

是萬千百姓的祝願

落落的詩魂

綿延了千古的足跡

悠悠歲月

見證了詩魂永生

妳舉世皆濁我獨清的高貴品質

震撼了楚王朝的大廈

千江萬河為妳鳴箏彈琴

汨羅妳生命源頭

汨羅妳不滅永恒

7.求歌頌屈原詩詞

歌頌屈原詩詞

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履,月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絕地,萬古壹長嗟。

過汨羅江感懷 郭沫若

屈子行吟處,今余跨馬過。晨曦耀江渚,朝氣滌胸科。

攬轡憂天下,投鞭問汨羅。楚猶有三戶,懷石理在那?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吊屈原

〔元〕侯克中

懷襄為主子蘭卿,何必逢人話獨醒。

長恨忠良多坎坷,頗傷辭語太丁寧。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誰能過六經。

千載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練楚山青。

8.稱贊屈原的詩

招屈亭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體:絕句

全文:

三閭①溺處殺懷王②,感得荊③人盡縞裳。

招屈亭邊兩重恨, 遠天秋色暮蒼蒼。

註釋:

①三閭,指屈原,屈原曾擔任過楚國的三閭大夫。

②殺懷王:這裏的懷王並不是客死秦國的楚懷王,而是後來項羽擁立的楚國後裔熊心,項羽滅秦勝利後野心膨脹,派人把楚懷王暗殺了。

③荊:指楚。

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作者簡介:

汪遵(約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壹定的思想意義。《全唐詩》錄存其詩壹卷(第602卷)。

作品賞析:

這是壹首詠古的七言絕句,作者以屈原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和項羽恃權奪位的壹己私欲相比,贊頌了這壹偉大愛國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