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壹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者,這是他的缺點。
朱元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唐代·李賀《南園》南園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畀我屍賓,壽考萬年。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於祖考。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報以介福。萬壽無疆。——先秦·詩經《信南山》
信南山
先秦詩經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孫田之。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孫之穡,以為酒食。
畀我屍賓,壽考萬年。
中田有廬
展開閱讀全文∨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孫田之。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孫之穡,以為酒食。
畀我屍賓,壽考萬年。
中田有廬,疆埸有瓜。
是剝是菹,獻之皇祖。
曾孫壽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於祖考。
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壹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遊其誌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誌。”其此之謂乎!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淩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兩漢·戴聖《雖有嘉肴》雖有嘉肴
兩漢戴聖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壹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
展開閱讀全文∨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壹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遊其誌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誌。”其此之謂乎!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