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課外閱讀手抄報的字

課外閱讀手抄報的字

 無論是豐富知識還是增強能力,課內閱讀必不可少,課外閱讀同樣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之壹,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課外閱讀手抄報的字,歡迎閱讀。

如何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壹、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不少學生因為年齡小,玩心重,自我約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讀書習慣。有時侯,即使在教師或家長的監督下不得不坐下來手捧書報雜誌,但也是“眼在書本心在玩”,這樣是很難談得上有閱讀效果的。前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讓小學生們能懷著濃厚的興趣,把課外閱讀當成壹種渴求性的自我行為,不斷地獲得相關認識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作文及語文能力,增長各種知識,激發和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樣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可試用以下的方法:

 1、言傳不如身教

 教師的知識廣博直接感染學生。教師要多讀壹些內容充實、有意義的書,以身作則,而且在課堂上能恰到好處地談古論今,會使自己成為學生們效法的對象,從而帶動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

 2、舉辦誦讀活動

 每學期定時舉辦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或朗誦會,讓學生介紹自己讀書的經驗、體會和收獲,講述所看書籍中的動人故事或朗誦所看書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啟發互相帶動。

 3、開展摘抄或讀書筆記展評

 對於學生摘抄所看書籍中的好詞、好句、好段或所寫的讀書筆記,可定期進行展覽評比,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二、推薦課外閱讀內容

 當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後,如何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課外書顯得異常重要。為學生選擇和推薦書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結合課堂教學選擇推薦

 教師可根據節選的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唐詩三百首》、《安徒生童話》,還有壹些英雄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薦與課文體裁相同的讀物。

 2、結合年齡特點選擇推薦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於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推薦壹些經典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打開天窗》、《崔巒教師教妳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百科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閱讀能力進壹步增強,生活知識進壹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壹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壹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

 3、結合活動推薦選材

 為了配合社會、學校、班級開展的某壹項活動,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有關的書籍,如學校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主題活動,可在事前推薦學生閱讀壹些科學幻想、人類的起源、宇宙奧秘等方面的書籍。

  三、進行有效課外閱讀

 兒童的意誌、毅力、水平與成年人不同,具有很強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所以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

 1、延伸相關文本,豐富閱讀活動。

 在語文課本中,寓言、童話、成語故事等類型的課文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遇到這樣生動有趣的文章,學生們總是馬上翻開書,壹口氣讀下去,還經常幾個小夥伴壹起討論其中的故事情節,或表演幾個片段。時間長了,這些生動的故事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學生的腦海裏。利用學生的這壹特點,讓學生在學了課文後,收集相同題材的文章,如在學習了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後,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南轅北轍》、《葉公好龍》等進行閱讀,還在班裏舉行故事比賽,把收集到的寓言故事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展示。在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選擇閱讀材料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數量。

 2、課前收集信息,課後拓展文本。

 讀是學生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之前,讓學生自己先去了解課文的背景、作者等相關材料,為課堂教學作準備,這其實就是廣泛的課外閱讀。

 記得教《孔子拜師》壹課前,學生對孔子都不是很了解,和他們“聊天”的時候,筆者發現連最愛看課外書的學生對孔子也只略知壹二,於是,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有關孔子的小故事、名言,了解孔子的故鄉及紀念孔子的孔林、孔廟等。之後全班舉行了壹次孔子專題信息交流會,把收集到的成果和夥伴分享,同時編成手抄報在《學習園地》中展示交流。這樣學生就更容易進入情境,加深理解。可見,課前收集資料進行廣泛的閱讀,是利用全息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壹個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後再進行延伸,讓學生繼續收集資料,閱讀相關文本的做法更顯得可行了。如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壹課後,介紹《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轉》等各種古典名著讓學生嘗試閱讀,更能使學生體會到古典小說生動形象的特點,並豐富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培養了閱讀興趣。

 3、通過個性閱讀,培養創新能力。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教師進行素質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學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達,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散。

  四、汲取課外閱讀營養

 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心智技能的學習與形成有賴於積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教師要創造壹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讓他們積累盡可能多的典範語言材料,積澱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

 1、認真閱讀,熟記於心。

 讀書是壹種創造性的勞動。只有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觀察力、註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才能對讀過的東西有深刻的印象,才會使其變成自己的東西。

 2、學做筆記,日積月累。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讀到好文章,要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摘記下來,把讀後的'心得體會寫下來。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就會有閱讀的收獲。

課外閱讀的基本原則

  1、興趣優先

  小學要完成145萬字 的課外閱讀量,這是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小學生提高審美水平、鍛煉意誌品質的自然需求,因此,課外閱讀是小學生的壹項重要任務。既然是任務,它應該具有壹定的強制性,學生無論喜歡與否,都要進行壹定數量的課外閱讀。但是,誠如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課外閱讀能夠保證在激發起所有同學的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進行,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其中的種種樂趣,久而久之,對他們而言,課外閱讀將會如吃飯、睡眠壹樣不可或缺。

  2、及時閱讀

 所謂及時閱讀,是指緊密地結合課內作品的學習,同步閱讀和課文相關的文學作品,以便全景式地、深層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內涵。學了《到山下去看樹》及時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學了《埃及金字塔》及時閱讀趙麗宏的《會思想的蘆葦》等等。在這方面,教材配套的讀本為我們提供了壹個很好的閱讀材料,應指導學生及時閱讀。大多數老師往往在講完課內作品之後布置壹些課後閱讀或拓展延伸閱讀,在寒暑假布置學生閱讀幾本課外書,這是壹個很好的做法。

  3、博覽群書

 課外閱讀是為了給學生打開壹扇心靈的窗戶,拓寬他們的心靈視野,因此,課外閱讀不能局限在某壹個或幾個特定的領域,而是要廣泛涉獵,要厚積、博覽。但是,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審美能力、人生閱歷、人生體驗等非常有限,對於散文,對於古典名著,對於長篇巨制,未必能透徹地理解作品所傳達出來的內蘊。因此,教師在認真篩選推薦作品的同時,還要站在壹定的高度把握作品的內在特性,逐步、有序、分階段地指導學生有重點地閱讀。從童話、寓言、成語故事到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名人傳記。

  4、突出經典

 文學經典是人類歷史上各個民族所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們之所以能穿越時代、跨越各種有形或無形的疆界,就是因為其中蘊藏著人類對真、善、美的***同追求。要求小學生飽覽中外名著是不現實的,但我們若能結合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精選出若幹經典著作推薦給學生閱讀則是現實可行的。《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以及《論語》、《孟子》等就是不錯的選擇。

  5、循序漸進

 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長期的讀書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是教師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指導要具體、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師的指導要突出年段特點,低年級段以識字、讀順、讀通為主,中年級段以讀懂內容、感知情節為主,高年級段以體會情感、學習寫法為主,各年級段都要註重語言積累。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書讀多了,“厚積而薄發”,就能對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課外閱讀的基本方法

  1、在原文作標註

 讀書時可以在自己的書上做上種種不同的標記。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什麽地方做標記,什麽情況下做標記,怎樣做標記,教師都要詳細說明,並盡可能進行現場示範。有疑問的地方用“”標出並在後面加“?”,精彩的地方用“........” 標出並在後面加“!”,有體會的地方寫上壹兩句話。童話寓言重在明理,可以寫出揭示的道理;歷史故事重在了解故事梗概,可以標註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詩歌重在通過朗讀體會情意,可以標出節奏、重音;科普讀物應明白其中揭示的科學道理,可以在關鍵處圈點。

  2、壹邊讀壹邊想

  每當讀到優美生動的 句子,就停下來想壹想,作者為什麽這樣寫,好在哪裏?每讀完壹篇文章就要想壹想這篇文章主

 要寫什麽?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讀完壹本書後靜下來想壹想,有什麽困惑?有什麽收獲?可以將不同時候讀到的不同的文章作類比聯想,也可以對內容上有聯系的作品作比較,還可以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聯想。網站、報紙、雜誌、畫廊、宣傳欄等內容現實性強,有利於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教師可指導學生看看標題,抽取重點閱讀,了解大意,做適當的聯想。

  3、做摘錄積累語言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眼看千遍不如手抄壹遍。”做讀書筆記是對課外閱讀內容的加深理解、加強記憶的壹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每個同學都可以準備壹個筆記本,隨身帶著,閱讀時每當發現精彩部分、優美語句、成語、格言,就分門別類地摘抄到筆記本裏。做摘錄需要老師的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分類摘錄,要教會學生使用摘錄。閑暇時,拿出筆記本,溫故知新;作文時,拿出筆記本,隨時借用。

  4、及時背誦優美詞句

 閱讀到優美的句段、富有哲理的句段、描寫生動的句段,不僅要把它們摘記在筆記本裏,而且要及時把這些內容背下來,貯存到自己的大腦裏,這樣就會把別人的東西變為自己的東西。很多時候只背壹遍是不行的,間隔壹段時間後,要溫習,要鞏固。日積月累,頭腦裏的東西越來越多,與人交流的時候,侃侃而談,流暢自然,到了寫作的時候,信手拈來,不著痕跡。

  5、寫讀書筆記

 到了高年級,教師要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我們是這樣做的:選擇壹篇文章,師生***同閱讀,分別寫出讀書筆記,經篩選後,將老師與學生寫的讀書筆記張貼在學習園地裏,學生閱讀後教師再做具體的指導。

 總之,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的軌道,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實踐活動,拓寬閱讀的內容、形式與渠道,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能全面提高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