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遺忘原因是壹種最古老的解釋理論提出人是誰

遺忘原因是壹種最古老的解釋理論提出人是誰

瑞典皇家學院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哈拉爾德.雅奈在1913年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裏說:“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獻歌》是壹部宗教詩集.” 泰戈爾在《海上通信》中說:“我不能說我自己是壹個純粹的詩人,詩人在我的中間已經變換了式樣,同時取得了傳道者的性格.” 季羨林先生說:“要想準確地理解和評價泰戈爾的詩歌,同理解和評價他的其他作品壹樣,必須從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出發.” 眾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中,印度各民族以其濃厚的宗教信仰著稱於世.宗教滲透到了印度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上古時期開始,印度的文化氛圍就透著神秘的宗教氣息.翻開19世紀以前的印度文學史,從上古的吠陀文學到巴利語文學,梵文文學,中世紀末的虔誠文學,無不深深的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其中就有不少就是直接宣傳宗教教義的經典.上古的“吠陀”文學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基礎.吠陀含有知識,學問的意思,是印度上古文獻的總稱.吠陀最初由婆羅門祭司編訂,用嚴格的口傳形式代代流傳,直到較晚時期才用文字記載下來.流傳至今的吠陀本集中,最古老的最重要的首推《梨俱吠陀》,之後,它又派生出了《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和《夜柔吠陀》.後人從不同角度對它們進行闡釋流傳下來的重要文獻有《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等.“《奧義書》是吠陀文學的終結,也是吠陀本集和《梵書》的理性的升華,於整個印度古代文明的影響極大.”根據《奧義書》的描述,印度先哲把體察到的自然萬物本題的形態和宇宙本源稱之為梵.《鷓鴣奧義書》認為,萬物從梵而產生,依梵而存在,在毀滅時又歸於梵.《由誰奧義書》說:“非語言之能言,而語言因之而言……非心之所思,而心之所以思……非目之所見,而目因之而見……非耳之所聞,而耳之以聞……氣息之所呼吸,而實氣息之所以通——此真為梵,非如人只所禮拜者.”《唱徒奧義書》則把梵與萬物的關系比喻為鹽和水,撒鹽入水覓鹽不得,但嘗水卻可以知鹽味.《廣林奧義書》認為梵的形象有二:“壹為有形體的,另壹為無形體的;壹為有生滅的,另壹為無生滅的;壹為靜持的,另壹為遊動的;壹為此有的,另壹為彼有的.”這裏的梵似乎具有兩重性:“壹方面,梵是宇宙萬物的本體,另壹方面梵又是梵天或大自在天,是天主.”到了吠檀多派,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本體的梵,終於成為創造萬物主宰壹切的梵天大神,從物質形態上升到永恒的宇宙精神,完成了從頭到腳的倒立的轉變,最終淪為婆羅門宗教神學的工具. 泰戈爾出生在壹個宗教和藝術氛圍都相當濃厚的貴族之家.父親是壹個“摩赫希”(“大哲”的意思)學識淵博,虔信宗教,傳經布道.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他每天都要誦讀《奧義書》以接受啟迪,步入文壇後,他更是經常從《奧義書》中吸取創作營養和尋找理論依據.甚至在辭世前的最後壹次生日慶祝會上,還選讀了壹段奧義書來酬答來賓.而且,他把證悟梵當成是“我們整個人生的目的.”可以說《奧義書》對泰戈爾的影響是巨大的,《奧義書》所闡述的“梵”,“梵我如壹”是深深根植在泰戈爾的思想體系中的.所以對於從小就接受宗教教義洗禮,而後又受到西方的泛神論和人性論觀點影響的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歌也就必然帶有宗教性的色彩.可以說《吉檀迦利》就是壹個宗教影響文學,宗教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型.“吉檀迦利在孟加拉問裏是“獻歌”的意思,既然是“獻歌”,那泰戈爾把這些優美的詩歌獻給誰呢?從詩中“主”,“父”,“主人”,“聖母”“上帝”等稱呼來看,詩人獻歌的對象是無處不在的神.從詩歌的內容上可看,整部詩集大部分為頌神詩,充滿了濃郁的宗教色彩.抒寫了詩文對神的贊頌,對神的到來的渴望,為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與神合壹的狂歡.所以,“吉檀迦利”就是壹部圍繞神,獻給神的詩.《吉檀迦利》就是壹部充滿宗教色彩的詩歌集.詩人在通過與神的對話中,渴求壹個自由、平等和諧的世界. “妳已經使我永生,這樣做是妳的快樂.這脆薄的杯兒,妳不斷的把它倒空,又不斷的以新生命來充滿. 這小小的葦笛,妳攜帶著它逾山越谷,從笛管裏吹出永新的音樂.”(第1首)千百年來,能夠使印度教徒的生命為之激蕩的,乃是人的“自我”與至高“梵”之間相互“合壹”的壹種事實上的可能性.我與梵本屬惟壹,但梵作為無尚完美者,必須在自身中創造出判別,分離,多姿多彩的關系和自我確正的觀賞者.萬事萬物都是梵的自我分離和幻化,同時又總是處於壹種回歸最初淵源的不息趨向之中.生命在千劫萬世的“輪回”中,就行進在重返終極之梵這壹永恒故鄉的中途.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的開篇,顯然就是對這壹思想的表達.上帝是造物之神,“不斷的把它倒空,又不斷的以新生命來充滿”整個世界處於壹種不斷變新的過程之中,所以在詩人的眼中,在“輪回”之中,新生命必將出現,全新的社會必然會出現.由於宗教傳統的影響,使得泰戈爾的宗教思想更接近於壹種直接的,活生生的神秘體驗,而不是抽象的理論概念.泰戈爾認為,神是我們經驗中的原初現象,而不是需要證實的假設或現在的個別事實,我們感知到神的存在就像我們感覺到光的存在壹樣.泰戈爾認為,世界的有限性所顯示的非自給自足與缺,但使人要接受無限.有限似乎充滿了不和矛盾,但是越過了它們再來看,我們卻看到在和諧壹致上顯現出有目的的活動的征象.使人感受更為深刻的是,美學體驗把我們引向對無限的追求.而這壹切都把我們引向萬有的最高調節者.在這個世界表面上的差異,對立與鬥爭中,他“像壹株樹壹樣”沈靜的屹立在那兒.泰戈爾接受了印度的神性觀和西方人道主義與人性論.而崇拜具有人性的神,神不再是有些人在宇宙裏所朝拜的僵死的佛像,而是活生生的人格之神;神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壹種“完美的愛的關系,而人對於神的愛,則應該是壹種自我舍棄的虔誠與奉獻,泰戈爾的宗教觀,就是以這種無限虔誠的愛去追求“神人合壹”的真諦.他認為這種神人合壹的境界,才是人生救道旅途的極致.泰戈爾的壹生,可以說就是對宗教問題不斷進行思索和探究的壹生,《吉檀迦利》就是泰戈爾通過藝術手法進行宗教哲學探索的壹部代表性詩集.詩人在《吉檀迦利》開篇時就說,他創作這部詩集的緣由,是聽從了神的命令:當妳命令我歌唱的時候,我的心似乎要因著驕傲而炸裂;我仰望著妳的臉,眼淚湧上我的眶裏/我知道妳喜歡我的歌唱.我知道只因為我是壹個歌者,才能走到妳的面前. “梵我合壹”中的“梵”是泰戈爾對美好的理想世界追求的壹個象征,也是他在印度古典哲學觀念、西方人道主義、人性論的等思想影響下,自己營構的壹個新世界——文學中的永恒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是人類希望的所在,也是詩人情感的寄托.① 在《吉檀迦利》中,詩人以壹種傾訴的語氣,把自己對神的理解,幻化成為壹首優美的詩.神就在他的面前,神就在他的心中:他是“主人”、是“萬王之王”、是“朋友”、是“兄弟”又是“情人”.他是人格化了的神,是生命之神.他代表著真理,代表著真,善,美……在《吉檀迦利》中,我們看到詩人猶如壹個虔誠的教徒去追尋,禮贊他的神.因時光虛度,無法與神相遇而苦惱:“然而,時間流逝依舊聽不見妳的車輦的輪聲.許多儀仗隊,喧嘩,顯赫的走過去了.妳只是靜默的站在他們背後嗎?我只能哭泣著等待,把我的心折磨在空虛的佇望之中嗎?”(第41首)“林野住進了歌聲,家家閉戶.在這個冷寂的街上,妳是孤獨的行人.啊,我惟壹的朋友,我最愛的人,我的家門是開著的——不要夢壹般的走過吧.(第22首)詩人總是期望著與神相見,生活在希望之中:“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每天我總在樂器上調理弦索……我沒有看見過他的臉,也沒有聽見過他的聲音;我只聽見他輕躡的足音,從我房前路上走過.”(第53首)詩人因為神的到來而心中感到喜悅,幸福:“當妳命令我歌唱時,我的心似乎要因著驕傲而炸裂;我仰望著妳的臉,眼淚湧上我的眶裏……我的贊頌像壹只快樂的鳥,振翼飛越海洋.” “我覺得我的四肢因承受著生命世界的愛撫而光榮.我的驕傲,是因為時代的脈搏,此刻在我的血液跳動.”泰戈爾給印度古老宗教思想,註入了新時代的氣息.他以自己具有時代特色的宗教思想,提醒印度人民不要走消極遁世的道路,要積極生活,要明白神就在身邊,進而為人民服務,在泰戈爾虔誠的眼睛裏,世界萬物是神的呈現.世界充滿了神靈與愛意,充滿著生機與人性.神是無處不在的,是無所不能的.在泰戈爾的壹生中,其民族的屈辱史和反抗史始終是交織在壹起,印度做為英國的殖民地,是在二戰後方徹底獨立的.在強權統治之下,渴望自由,獨立的愛國意識很自然地會直根於每壹位有良心的印度人身上的,而泰戈爾更是出生於壹個文化氛圍很濃的大哲之家,其家庭深深的植根於印度哲學思潮,浸潤於印度文學,藝術的傳統,又深深的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詩人的父親就曾是轟動印度的宗教思想復興運動的領袖之壹.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詩人泰戈爾,必然會是壹個充滿激情的愛國詩人.在那個雕敝的時代,他守護著仁愛,歡樂和自由和諧的偉大理想,必然會在對本民族的愛之中表現出來.在《吉檀迦利》中詩人深情的吟唱:“進入那自由的天國,我的父啊,讓我的國家覺醒起來吧.”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出,詩人的自由絕不僅僅是壹個單純反抗外國壓迫的消極概念.“與其說他是在祈求政治的自由,不如說是在祈求這種自由所代表的理想——追求知識的自主權,精神上無畏懼不斷的爭取完善,以及將理智從死氣沈沈的 習俗束縛下解放出來,就這樣,詩人把爭取自由的問題從政治的角度提高到精神的角度,而他的描繪則表現了他的見解的深度和廣度.”② “他是在鋤著枯地的農夫那裏,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了.太陽下,陰雨裏,他和他們同在,衣袍上蒙著塵土.脫掉妳的聖袍,甚至像他壹樣地下到泥土裏去吧!”在詩歌中,作為將自己心目中的神與社會的最底層人民聯系了起來,在他的眼中,神不在是高高在上的,他是與人民在壹起的,是壹種人格化了的神,神的眼中沒有階層的分階,只有壹種:平等.“我接到這世界節日的請柬,我的生命受了祝福……現在,我問:那時間終於來到了嗎?我可以進去瞻仰妳的容顏,並獻上我靜默的獻禮嗎?”“妳凝望著的是何等的空虛!妳不覺得有壹陣驚喜和對岸遙遠的歌聲從天空中壹同飄來嗎?”詩人渴求國家的自由,人民的平等,在詩人的心中,國家的自由就如同神的降臨,雖沒有確切的時間但卻近在眼前,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神壹定會到來,國家壹定會自由.“妳是天空,妳也是鳥巢”天地間大至無限,小至壹隅,都有著“神”的蹤影,天地間的每壹個地方都受著神的眷顧,體現著“神”的精神.“像壹群思鄉的鶴鳥,日夜飛向他們的山巢,在我向妳合十膜拜之中,讓我全部的生命,啟程回到它永久的家鄉.”詩人祈盼對神的追慕,求索的所有詩歌匯成洪流,傾入大海,使自己的生命運程回歸精神上永恒家鄉. “神聖的兄弟曾經來到這裏,沈醉於他癲狂的彈奏”——這裏德國現代詩人特拉克爾的吟唱,在此我們剛好可以將它用於泰戈爾的《吉檀迦利》,整個壹部《吉檀迦利》獻詩集始終不斷的圍繞著“梵我合壹”與“神人合壹”的主旋律,有起,有承,有反,有轉,有結,以無限飽滿的激情,同時地唱出詩人虔誠深邃的宗教之思和高遠微妙的詩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