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唐]—駱賓王
é é é,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
2、註釋
(1)詠:用、詞來敘述或描寫某壹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
(2)項:頸的後部。這裏代指脖子。 ?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撥:劃。
3、賞析:
(1)《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壹首詩,這是壹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麽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
(2)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出來,融為壹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小詩人細微入神的觀察力。 ?
(3)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脫穎而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壹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 ?
(4)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說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現傳達的豐富和全面。“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相映。
擴展資料:
作者介紹
駱賓王(約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畫像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壹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七歲時因作《詠鵝》詩而有”神通“之譽,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亂軍所殺,或說是遁入了空門。其詩氣勢充沛,揮灑自如,富有壹種清新俊逸的氣息,詩善歌行體,有《駱臨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