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傑克·倫敦
內容簡介
這是壹部動物描寫小說,發表於1906年。作者以寒冷的加拿大北極地區為背景,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壹條誕生於荒野的混血狼狗,在幾個月大時,由母狼帶著從荒野世界回歸到人類生活中來,由狼變成狗的故事。
狗年說狗。因為狗在六畜中最忠實於主人最通人性,所以不少中外作家都曾以狗為對象來撰寫作品。像奧地利作家卡夫卡、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英國作家吉蔔林和勞倫斯等大師級人物都寫過精彩的狗的故事。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100年前發表的《白牙》,無疑是狗作為主角的小說中極具魅力的壹篇。命運多舛的白牙是狗和狼的混血種,在主人的訓練下,它克服了野性,最後咬死了主人的敵人。
《白牙》壹書的背景是加拿大西北邊陲的冰封地帶。在《白牙》中,傑克·倫敦壹反《荒野的呼喚》的故事,敘述了壹只幼狼如何從荒野中進入人類的文明世弄。有趣而值得註意的是,傑克·倫敦所塑造的動物英雄,往往比它們所遇見的人們高貴而值得尊敬。
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1876年生於舊金山。他是那個時代收入最多的作家之壹 。他在家中排行第十,賺取微薄的薪資貼補家用。幼年時,傑克·倫敦曾經被小偷和惡棍拐走,替他們做壞事,這件事在他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後來的幾年裏,傑克·倫敦心情郁悶,經常借酒澆愁。
幸好,就在快變成酒鬼的時候,他隨著壹條捕海豹的船出海。再實回到舊金山時,他以前的老友大都已去世。他在鐵路單位工作了壹段時間後,受著自己的興趣和欲望的驅使,他到各地去旅行。他在阿拉斯加的克隆迪克區待了很長的壹段時間,後來,這個地方就成了《荒野的呼喚》這本書的背景。書中的主角巴克,就是以他在那裏所遇見的壹只狼狗力雛形塑造的。
傑克·倫敦逝世於1916年,他生前壹***寫了五十本書。
圖書目錄
第壹卷
01食物的蹤跡
O2母狼
O3饑餓的嗥叫聲
第二卷
01牙齒的搏鬥
O2狼窩
O3灰狼崽
04世界的墻壁
05肉食的法則
第三卷
01造火者
02被奴役
03流浪者
04神聖們的行蹤
05契約
06饑荒
第四卷
01它是同類的仇敵
02瘋狂的神
03可恨的統治
04瀕臨死亡
05不屈服
06仁慈的主人
第五卷
01漫漫長路
02南國
03神的領地
04同類的呼喚
05睡夢中的狼
[編輯本段]『白牙』
作 者: (英)史密斯 著,周丹 譯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6-1
字 數: 350000
版 次: 1
頁 數: 399
印刷時間: 2008/06/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44239875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世紀末,北倫敦。三個家庭,兩代人,壹出荒誕大戲。
毫無信仰的白人阿吉壹輩子都靠擲硬幣作決定,30年的婚姻突然破裂,自殺未遂的他與牙買加黑人姑娘閃電般再入圍墻。他的二戰戰友薩馬德,壹個孟加拉穆斯林,出身高貴、教育良好,在英國卻只能端盤子為生。薩馬德的雙胞胎長子被送回孟加拉,卻傾心仰慕西方文明,比英國人還像英國人,次子從小在倫敦街頭呼風喚雨,卻對西方充滿仇恨,加入激進組織。阿吉的獨生女兒艾麗懷孕了,卻永遠無從得知孩子的父親是雙胞胎中的何人。猶太青年喬舒華是艾麗的追求者,他父親、生物學家馬庫斯正在研究壹只令所有人抓狂的“未來鼠”。1992年12月31日,圍繞這只老鼠,各方洶湧激蕩的勢力終於正面交鋒,阿吉破天荒未擲硬幣,便決然作出了驚人選擇……
作者簡介:査蒂·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 )當代英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壹,奧蘭治(Orange)獎得主,入選2003年英國著名文學雜誌《Granta》10年評選壹次的“英國20位最佳青年作家”。在多族裔混居的北倫敦長大,父親為英國白人,母親帶有牙買加黑人血統。
査蒂6歲就開始寫詩,創作短篇小說。不過,她童年時的夢想並不是當作家,而是做跳踢踏舞的舞蹈家。
中學時,査蒂似乎不是那種有遠大抱負的好學生。她把絕大部分課余時間都用在閱讀和交友上,還抽過大麻。當她告訴老師自己想申請劍橋時,老師直接告訴她這想法太荒謬,太不切合實際。然而,她果真如願來到了劍橋大學研究英語文學。在劍橋國王學院,她整天沈浸在小說的世界裏,從她喜愛的作家如福斯特、塞林格和馮內古特那裏學習寫作的技巧和審美情趣。上高中和大學時,她還曾靠在酒吧做爵士樂歌手打工賺錢。
在劍橋讀書時,査蒂遇到了尼克?賴爾德。賴爾德當時正在研修詩歌並且編輯詩集。兩人於2004年結婚。
査蒂?史密斯是壹位喜歡挑戰正統的個性作家。她的這壹性格從年少時改名壹事就已顯露出來。她原來叫Sadie,14歲時自作主張改成了Zadie,在英語中,S音更柔和,而Z音則響亮些,更有個性,也更有異國情調。
當所有人都對査蒂的處女作《白牙》叫好的時候,有壹個人卻在“陰陽怪氣”地說,這部作品出自少年老成、故作姿態者之手,“書中壹些片斷如雜草叢生,不堪壹讀。”這個人就是査蒂?史密斯本人。她是自己最猛烈的批評家。她指出:“我懷著寫壹本巨著的巨大野心,但是我不認為它就是那本巨著。”
此外,媒體對《白牙》的過分反應也讓她覺得難以承受。她說:“我希望可以繼續乘地鐵,我希望擁有正常的生活。我不喜歡被人盯著看的感覺。”
2002年,為了獲得精神上的清凈,盛名之下的她選擇離開英國來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繼續從事寫作。
主要作品有:《白牙》(White Teeth)、《搜集簽名的人》(The Autograph Man)和《論美》(On Beauty),三部作品三次入圍布克獎,並各自斬獲諸多文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