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急求福建惠安崇武古城的景觀路線,門票,以及從詩山出發的乘車路線

急求福建惠安崇武古城的景觀路線,門票,以及從詩山出發的乘車路線

詩山到泉州,泉州到惠安有兩條路可能選擇,壹是從泉州到惠安縣城的大紅埔站,(俗稱四叉路口),然後乘坐往崇武的班車(每10分鐘壹班),可直達旅遊區,二是乘坐泉州到東橋的班車(到赤湖路口下車,轉搭到崇武的車也壹樣可直達旅遊區)。門票30元!

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壹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壹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裏的崇武半島南端。近年來,崇武半島優雅的環境,漁村的民俗,引起了許多遊客的廣泛興趣;而半島上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無數專家、學者和遊客不遠萬裏,慕名而來。各位朋友壹定也有同感吧?

我們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須追本溯源,從頭講起。崇武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十分壯觀。它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臺灣海峽。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備。據說宋朝時,這裏就稱為崇武鄉守節裏。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縣後,在這裏設小兜巡檢寨。元朝初期改為小兜巡檢司。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動在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集團壹倭寇突然登陸祥芝的蚶江,對泉州地區的安全造成威脅。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禦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周德興是個軍事工程專家,他根據泉州沿海地區海岸線曲折,地形險要的特點,“壹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當年,泉州設永寧衛,管轄五個所,即福全、中左、金門、高浦、崇武五所。惠安設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獺窟城、小岞城、黃崎城、峰尾城。祟武城為五城之壹,隸屬福建司永寧衛的壹個千戶所。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巖壘成,城墻***長2457米,城基高5米,墻高7米,並設有兩層跑馬逍。墻上有墻碟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面設城門,內門每扇高3.2米,寬1.3米,前門每扇高2.6米,寬o.9米,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壹座,南城門外加設壹照墻。在城內蓮花山制高點,還設有了望臺。四面城邊各有壹潭壹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內的十字大街相接四個城門,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城墻又加高1.3米。這些城墻、窩鋪、門樓、月城、墩臺、捍寨和演武廳,構成我國古代壹套完整的戰略防禦工程體系。明代守丞丁少鶴曾有詩句贊道:“孤城三而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經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沖,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幾百年來,古城幾代軍民憑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這裏的“護龍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