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雨愁的詩句有“昨夜雨疏風驟”“蕭蕭暮雨子規啼”“身世飄搖雨打萍”“蕭蕭晚雨脫梧楸”“淒涼暮雨沾研”。
詩句出處及賞析:《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 昨夜雨疏風驟 ”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 。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壹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壹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麽樣了?侍女看了壹看,笑回道 :“還不錯,壹夜風雨,海棠壹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妳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年代:?宋?作者:?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壹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 ,壹篇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經過清泉沖刷,壹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征的景物 ,描繪出壹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出詞人愛悅自然、執著人生的情懷。
《過零丁洋》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蘇軾
炙手無人傍屋頭。蕭蕭晚雨脫梧楸。
誰憐季子敝貂裘,願我已無當世望。
似君須向古人求。歲寒松柏肯驚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蝶戀花·寶琢珊瑚山樣瘦》
年代:?宋?作者:?歐陽修
寶琢珊瑚山樣瘦。緩髻輕攏,壹朵雲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論情旋旋移相就。?
幾疊鴛衾紅浪皺。暗覺金釵,磔磔聲相扣。壹自楚臺人夢後。淒涼暮雨沾裀繡。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壹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出生於四川綿州(今四川綿陽市涪城區內),祖籍:江西永豐,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字永叔,謚 歐陽修像號文忠,號醉翁,晚年又號六壹居士。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