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嬋娟:美好,古代多用來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出自:《霜月》唐代·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翻譯: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擴展資料詩歌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馮《註》以為艷情詩。這是詩人在深秋月夜,登樓遠眺所觀賞到的景色時所寫下的。
這首詩寫的是深秋季節,在壹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過說,月白霜清,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而已。這樣的景色,會使人心曠神怡。然而這詩所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卻大大超過了人們在類似的實際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
詩的形象明朗單純,它的內涵是飽滿而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