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簡析對比手法在臧克家詩歌《有的人》中的運用。

簡析對比手法在臧克家詩歌《有的人》中的運用。

答案:這首詩手法非常簡單,語言明快直接,觀點立場鮮明、毫不含糊,其中所表達的觀點也是壹針見血,使人能夠直接領會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詩人從開篇到結尾,反復使用簡明的對比手法來寫兩種人,這兩種人相互對照和映襯,因此而使其中偉大的更偉大,卑劣的更卑劣。這樣的對比不是從單壹的而是豐富的多角度展開,“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詩人首先指出這樣壹種現象,然後從這個現象出發,再壹壹從多個角度進行比較,從這兩種人的靈魂、動機、行動、後果上來探究其原因。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善用對比,對比造成兩種生死觀的巨大落差,更有助於揭示其美醜、善惡的本質區別;同時,這種對比是貫穿全篇各節的,從全詩而言則是用了鋪陳手法,依次展開。文中多處暗引魯迅的詩文,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源於魯迅詩句“俯首甘為孺子牛”,“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則源於魯迅《野草·題辭》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壹旦噴出,將燒盡壹切野草,以至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數句。化用魯迅詩文以謳歌魯迅精神,形象而又鮮明,能更透徹更貼切地表達詩作的主題。全篇語言凝練,富於節奏感。情感表達在對比中產生強烈的效果。使人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