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匡姓的宗祠通用聯

匡姓的宗祠通用聯

源自匡邑;

望出晉陽。

指匡姓源流和郡望。

結廬得術;

鑿壁偷光。

上聯:周朝匡裕,字子孝,傳生具神靈,成年學道,得神仙術,隱居南障山,結廬而居。定王派人征召,卻只見草廬。當地人便叫此山為“匡山”,又叫“廬山”。下聯:西漢東海人匡衡,字稚圭,少貧而好學,曾鑿壁借鄰居家燈光讀書,成年後善說《詩》,人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元帝時官太子少傅、丞相,封樂安侯。

號呼蘇母;

詩說解頤;

上聯:南齊匡昕,有至性,母亡經日,昕號叫,母即蘇,時稱孝感。下聯:匡衡。

結廬體國;

鑿壁偷光。

上聯:周代匡侯後裔匡裕等兄弟七人,於廬山結廬而居。下聯:匡衡。

疏傅宸極;

讀借鄰光。 全聯指匡衡。

倒履傳佳話;

結廬見壯心。

上聯:匡衡壹次與人講《詩》時,相互駁難,對方被說得啞口無言,只好慌忙地倒穿著鞋溜走了。下聯:匡裕兄弟。 河東元帥傳名遠;

齊國將軍建樹多。

上聯:元代名將匡才,以軍功卓著,晉沂邳河東元帥。後戰死。下聯:戰國時齊國名將匡章,又稱匡子、章子。屢立戰功,卓有建樹。

精通醫術名中外;

善於說詩解人頤。

上聯:明代名醫匡愚,字希賢,精於醫術,曾隨三保太監鄭和三次三使外國,以名醫家聞於當時。下聯:匡衡。

軍功炳炳武德將;

政績赫赫安樂侯。

上聯:明匡福(1333-1399),原籍江蘇贛榆。元末官河南行省參政,辭職隱居。張士誠聘以元帥不就,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以戰功授山東沂州守禦所百戶,四年升萊州衛副千戶,十四年授武略將軍,率軍在山東沿海抗擊倭寇,多次大敗倭寇,屢建奇功,使“東萊之人不復知有寇”。後以老病請致仕,升為膠州守禦所正千戶,由其長子匡德襲其職,移鎮膠州,匡福被膠州匡姓後人尊為始祖。下聯:匡衡。 蘭州固美、孟瀆尤佳,百世遷居名勝地;

鑿壁引光、借書傭力,壹朝封拜樂昌侯。

祠址已三遷,水秀山明人傑地靈名永著;

樂安傳壹脈,瓜綿椒衍祖功宗德澤長流。

匡姓宗祠“安樂堂”堂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