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意境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點,探知詩人的感情。
看畫面的形、色、動、靜,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讀壹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麽形象,它呈現壹種怎樣的色調,並由此來推及其內在情感。
壹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淒冷和低沈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沈傷感的。
2.分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
在意境的創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沈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3.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
古代詩詞常是感情深沈,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義之下,我們還可以挖掘到其深層含義,這正是作者要表達的主題。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從字面上看是寫壹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其實質是寫心情的輕松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