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衍慶讀作:zhōng sī yǎn qìng
螽斯衍慶,舊時用於祝頌子孫眾多。出自《詩經·周南·螽斯》。
《周南·螽斯》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先民為祈求多子而唱的壹首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前兩句描繪螽斯的翅膀及其飛翔的聲音,後兩句頌祝多子多孫。此詩以疊詞疊句的疊唱形式為特色,錘煉整齊,音韻鏗鏘。
作品原文
周南·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作品鑒賞
根據《周南·螽斯》意象與詩語,先民頌祝多子多孫的詩旨,顯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飛蝗產卵孵化的若蟲極多,年生兩代或三代,真可謂是宜子的動物。詩篇正以此作比,寄興於物,即物寓情;“子孫眾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謂。就詩語而言,六組疊詞,除“薨薨”外,均有形容群聚眾多之意。易辭復唱,用墨如潑,正因心願強烈。
“子孫”,是生命的延續,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莊子·天地》篇有“華封人三祝”的記載:堯去華地巡視,守疆人對這位“聖人”充滿敬意,衷心地祝願他“壽、富、多男子”。而再三頌祝“宜爾子孫”的《周南·螽斯》,正是先民這壹觀念詩意地熱烈抒發。
就詩篇編排而言,前篇《周南·樛木》祝賀新婚幸福,此篇繼而祈頌多生貴子,不僅順理成章,或恐正是編者苦心所系。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前兩句描寫,後兩句頌祝。而疊詞疊句的疊唱形式。是這首詩藝術表現上最鮮明的特色。如果說,“宜爾子孫”的三致其辭,使詩旨顯豁明朗;那麽,六組疊詞的巧妙運用,則使全篇韻味無窮。
《詩經》運用疊詞頗為尋常,而《周南·螽斯》的獨特魅力在於:六組疊詞,錘煉整齊,隔句聯用,音韻鏗鏘,造成了節短韻長的審美效果。同時,詩章結構並列,六詞意有差別,又形成了詩意的層遞:首章側重多子興旺;次章側重世代昌盛;末章側重聚集歡樂。
由此看來,方氏的評語似可改為:詩雖平說,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煉得甚新,詩意表達圓足。另外,在朱熹《詩集傳》中,《周南·螽斯》是比體首篇,故用以釋比。其實,通篇圍繞“螽斯”著筆,卻壹語雙關,即物即情,物情兩忘,渾然壹體。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說是《詩經》中不多見的象征性意象。